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感受大自然的奥妙,追寻青海生态起源

时间:2023-08-16 关注:
2023年7月26日,兰州理工大学绿色长征——青海生态环境科考实践团队赴青海省西宁市开展为期三天的“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
7月26日,实践团队来到青海省西宁市青海自然资源博物馆,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有序进入各大展厅进行参观。
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作为首个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物、矿产融合展出的博物馆,成为游客了解大美青海的一个窗口。作为宣传展示青海、探究高原奥秘、守护生态和谐的自然之窗,博物馆通过形象直观的宇宙与地球演绎系统、独具特色的青海地质年代岩性标本环、逼真震撼的第三极影片、多种手段的综合沙盘系统、国内首例展陈体系、身临其境的自然体验、千姿百态的矿物晶体等七大亮点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来。
在参观过程中,我学习到了许多知识。地球科学展厅,让我学习了青藏高原的隆升情况,正是因为有了青藏高原的隆升,才有了大美青海。她,孕育青海。她的隆升刻画了一幅大美青海的画卷,既有干旱的沙漠戈壁,又有湿润的湖泊湿地:既有藏地绿毯的高寒草甸、又有树木葱葱的原始森林;既有发展如斯的河湟谷地、又有最后净士的可可西里;既有资源丰富的盐湖盆地,又有养育中国的三江之源。
图为实践队在听讲解。社会实践网通讯员 王一然 摄
在自然资源展厅中,我了解到了青海的优势矿产资源,通过观看短篇认识了雪豹等野生动物,同时通过实体沙盘与巨型弧屏相结合的综合展示系统,让我看到了青海壮美丰富的自然资源。青海名山大川的曲美线条如波如浪,蜿蜒奔突,而追奔在可可西里的高原精灵,逆突于环湖河道的一河湟鱼,又让人喟叹生命的进取精神。在我看来,青海的自然资源,地处险要,扼守于中华水塔、三江之源的地势之要,万千纵横的细流大江,星罗棋布的湖泊湿地,广阔无垠的草原牧场······构筑起泱泱中华生态长城。我们应打好生态保护的持久战、攻坚战。保卫住脆弱生态的一城一池,珍爱好洁净如初的一山一湖,呵护好绿色青海的一水一草。他们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一环,青海之使命责任!参观后程,生态之窗监测系统也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借助生态环境厅的青海生态之窗监测系统,实现了与青海生态之窗的在线实时对接,通过展示全省20个生态观测点的影像画面,可以让参观者身临其境的参与和见证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的工作。这种实时监测展示,体现了青海对生态文明保护的重视,也能起到让参观者实时监督的作用,着实是一种创新的监测展示及监督方式。最终的风雨历程厅给我的印象是最为深刻的。不论是湟鱼的保护还是对普氏原羚的救助,都让我感受到了青海人民对于濒危动物的拯救与努力。展出的许多地质专家对于青海生态环境的考察的真迹,也让我体会到了他们数十年前的艰辛不易,例如一些手绘地图,其中的精细程度令我大为赞叹,再如当时使用的一些简陋工具,也更体现了人们对于青海环境考察与保护的艰苦奋斗。
图为博物馆展出实物。社会实践网通讯员 王一然 摄
通过此次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的参观,我对青海的自然资源的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更好的体会了青海的生物多样性。同时通过科技看到了青藏高原特有的自然地貌,各种稀有矿物琳琅满目,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明白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正含义。我认为这种以自然资源为主的博物馆,很容易让自己身临其境,仿佛穿越到了大自然当中,可以被科普到很多地理知识,也能更加珍惜和敬畏大自然。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值得一游!
通讯员 王一然
作者:王一然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