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非遗之光景泰蓝之旅——一次心灵与技艺的深刻对话

时间:2024-07-26 关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传统非遗也从“身在闺中人不知”到“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传承华夏,非遗留芳”社会实践活动,我作为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者,亲历了掐丝、点蓝等关键步骤,不仅见证了景泰蓝从平凡金属到华丽艺术品的蜕变,更在这一动手实践过程中体会到了匠人精神的精髓。
初识景泰蓝——历史的低语与现代的召唤
       景泰蓝,这一源自元朝、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的皇家御用工艺品,以其色彩斑斓、金碧辉煌、工艺繁复而著称于世。它不仅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瑰宝,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导师的讲解下,我了解到每一件景泰蓝作品的诞生,都需经过设计、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数十道工序,每一道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它不再只是我印象中印在花瓶上的花纹,而是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现在我的眼前,像耳环、书签、杯垫等等,我感受到了古老的技艺与现代的气息在这里奇妙融合。
掐丝之艺——精细入微,匠心独运
       当我亲手拿起细如发丝的铜丝,按照设计图纸,在铜胎上小心翼翼地勾勒出图案的轮廓时,才真正体会到了“掐丝”这一步骤的艰难与精妙。铜丝既要紧贴胎体,又不能过分用力导致断裂;图案的线条需流畅自然,每一处转折都需精准无误。这不仅考验着匠人的手眼协调能力,更要求有极高的耐心与专注。在这个过程中,我仿佛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到了那份对完美的不懈追求和对技艺的极致尊重。

点蓝之美——色彩的交响,艺术的绽放
       如果说掐丝是景泰蓝作品的骨架,那么点蓝则是其灵魂的填充。当我站在五彩斑斓的釉料前,挑选出最适合的色彩,用特制的工具轻轻地将釉料填入铜丝勾勒出的每一个空格时,心中充满了对美的向往和创造的喜悦。点蓝的过程需要极其细腻的手法和对色彩敏锐的感知力,因为稍有不慎,就会破坏整体的和谐与美感。随着釉料的层层叠加,原本冰冷的铜胎渐渐披上了绚丽的外衣,那些看似简单的色彩,在光线的照射下交织出梦幻般的光影效果,让人叹为观止。

烧蓝之火——涅槃重生,光彩夺目
       点蓝完成后,接下来的烧蓝步骤更是让人心潮澎湃。在高温的窑炉中,釉料逐渐融化,与铜胎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层坚固而光滑的釉层。这不仅是物理上的变化,更是艺术品的一次重生。每一次开窑,都像是在开启一个未知的宝盒,期待着那份经过烈火考验后更加璀璨夺目的美。当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景泰蓝作品在火光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时,所有的辛劳与等待都化为了满满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景泰蓝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更加意识到作为年轻一代,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景泰蓝等传统工艺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传播这些知识,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华传统文化,共同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景泰蓝秉持着“万物皆可掐”的原则,用新的艺术形式传承传统的非遗艺术,展现着瑰丽的中华文化,耀目世界。
 
作者:朱芳进 来源:社会实践网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