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安徽学子三下乡感悟——安庆独秀园之旅

时间:2024-07-29 关注: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以其独有的方式,承载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静静地等待着后来者的探寻与感悟。长江之滨,古城安庆,便是这样一方土地,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迹,成为了我们此次心灵之旅的起点——探访独秀园,一场关于历史、关于精神、关于自我成长的深刻对话。
    穿越时光的邂逅:安庆古城的文化之光
    7月28日,安徽工业大学公法学院“薪火承血脉”实践队的成员们,怀揣着对历史敬畏与对先驱敬仰之心的青年,踏上了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土地,探访了位于此间的独秀园。

(图为陈独秀生平事迹陈列馆内景观,通讯员汪曼玉 供图)
    陈独秀:先驱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踏入陈独秀生平事迹陈列馆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来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这座融合了徽派建筑韵味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建筑,不仅是一处展示历史的场所,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馆内,每一幅图片、每一件文物,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陈独秀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的思想、他的行动、他的坚持,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                

(图为实践队成员观看陈独秀生平事迹陈列馆内景观,通讯员汪曼玉 供图)
    我们驻足于《安徽俗话报》的展示区前,那些泛黄的纸张上,陈独秀先生以“三爱”为笔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唤醒了民众的意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他的文字,如同锋利的剑刃,刺破了封建的桎梏,让新思想、新观念如潮水般涌来。这一刻,我们仿佛能听到那个时代思想的激荡,感受到那份为真理而战的决心与勇气。

(图为陈独秀手稿,通讯员汪曼玉 供图)
    墓前沉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离开陈列馆,我们缓缓走向陈独秀先生的墓前。那座汉白玉贴面的半球形墓冢,在夕阳的余晖下更显庄重与肃穆。墓碑上“陈独秀先生之墓”七个正楷大字,如同历史的见证者,默默诉说着先生的伟大与不朽。我们站在墓前,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敬佩、感慨、激励……更多的,是一种对自我使命的深刻认识。
面对这座陵墓,我们不禁沉思: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但有些人却能以其卓越的贡献和坚定的信念,成为永恒的灯塔。陈独秀先生便是这样一位先驱,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追求真理、勇于探索、不屈不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铭记这份精神遗产,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图为陈独秀先生之墓照片,通讯员汪曼玉 供图)
    感悟与传承: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此次独秀园之旅,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学习,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驱们为国家和民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决心。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去。我们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我素质和能力;我们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更将时刻铭记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独秀园之行虽已结束,但那份对历史的敬畏、对先驱的敬仰、对未来的憧憬却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携手并进、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通讯员汪曼玉)
 
作者:玉米粒子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公法学院“薪火承血脉”实践队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