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长者食堂保障晚年生活,各地养老服务特色鲜明

时间:2024-08-07 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基本养老服务加快发展,内容逐步拓展,公平性、可及性持续增强,以“长者食堂”为代表的基层养老服务配套进一步完善。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助力提升“长者食堂”惠民项目便利化可及化水平,更好保障老年人生活,2024年7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青春聚力,依食助老”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
明确服务主体、优化配置方案
推进长者食堂建设,首先要明确为谁而建这个基本问题。长者食堂,顾名思义,其服务主体针对老年群体,经过前期调查研究,实践队员结合村庄发展具体实际,将博山区白塔镇簸萁掌村长者食堂服务主体进一步精确——以高龄、独居、失能老人为核心关注点,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优化,扩大规模,进而实现老年群体全覆盖。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实地走访簸萁掌村,走进独居、失能等特殊老人家中与其面对面交谈、尽可能了解老人核心诉求,并将目标群体住所在地图上进行标记。随后,又实地走访当地村民,了解相关老人生活现状并及时记录,明晰不同主体的不同诉求,建立完善服务目标信息库,帮助当地政府更好因地制宜发展其长者食堂建设。
保障基本营养、满足定制化需求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群体肠胃功能弱、免疫力低下这些普遍特点,重视食品安全,是长者食堂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淄博市博山区石马镇响泉村长者食堂,依托工作人员的指导,实践队员进入后厨,亲身参与饭菜制作。从原料挑选到分装配送,从菜谱设计到卫生保障,响泉村已经实现责任制流程全覆盖,尽最大可能保障食品安全与营养搭配齐头并进。从原料、加工器具到参与人员,环环相扣,保障着村中老人的饮食安全。此外,实践队员还了解到,针对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响泉村长者食堂推出了特制菜品,满足老人多样化需求。
利用现有资源,合理配置助餐点
随后,实践队员又来到博山区石马镇桥西村,了解该村长者食堂建设情况。与其它长者食堂相比,该地服务设施配套完善,老年养护体系框架基本确立。长者餐桌、活动室、棋牌室应有尽有,但存在利用率过低,部分资源废弃等显著问题。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成了实践队员最为关注的话题。通过交流实践队员了解到,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受疫情管控影响,各类活动室暂停使用,集中就餐也改为各自回家就餐,后来政策调整,集中用餐室再次开放,但是由于用餐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一直未能恢复到原有就餐规模。在给老人分发完饭菜后,以几人小组的形式,充分交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之后再集体总结复盘。充分考虑桥西村长者食堂地理位置及现有条件,并以老年群体核心诉求为根本出发点,实践队员对工作人员提出了在保证物质配备完善基础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帮助老人在用餐同时享受晚年幸福感这一合理建议。将长者食堂与其它基础老年服务设施联动,实现吃喝玩一站式满足,给予老年人全方位、多层次的理解与支持,让长者食堂成为老年人幸福晚年生活的主要阵地。
科技手段加持,推动长者食堂提质增效
在簸萁掌村、响泉村和桥西村,高新技术产品也早已走进长者食堂,实现智能化发展,助力基层养老服务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叮咚,识别成功。”一声清脆的机器播报声音响起,这是响泉村长者食堂的人脸识别机器。老人无需携带任何身份证件就可以做到刷脸用餐,除行动不便选择配送上门的老年人之外,人脸识别后台数据已涵盖百分之八十的满足就餐条件的老年人,以智慧化手段提升服务质量,推动长者食堂提质增效,实现长远发展。
长者食堂建设是保障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的重要举措,是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是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要坚持把老年人吃饭问题放在心上,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实现长者食堂多模式运营和多网点布局,丰富老年人生活幸福感。
 
作者:社会实践网 来源:社会实践网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