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南京师范大学“净污亮源,变光为能”实践团赴南京公路发展集团开展专题访谈(下)

时间:2024-08-11 关注:
Q5;在“双碳”目标的加持下,从光伏电站设计优化、关键设备选型优化、关键设备监造与验收及测试和标准化运维评价等角度而言,如果常规的建设程序及管控方式不再能满足光伏电站发电品质要求,您认为需如何监管或延长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质量?
 
答: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光伏电站的建设与运维需要更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监管和质量延长措施:
  1. 设计优化
采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和工具进行光伏电站的布局和系统设计,确保最大化发电效率。
考虑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利用等因素,进行定制化设计。
  1. 关键设备选型优化
选择经过严格测试和认证的高效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等关键设备。
采用智能化、模块化的设计理念,便于未来的升级和维护。
  1. 关键设备监造与验收
建立严格的设备监造流程,确保设备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制定详细的验收标准和程序,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测试和评估。
  1. 测试和标准化运维评价
定期对光伏电站进行性能测试,包括组件效率、系统损耗等关键指标。
建立标准化的运维评价体系,对运维团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进行评估。
  1. 智能化监控系统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智能化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电站运行状态。
通过数据分析预测设备故障,提前进行维护和更换。
  1. 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从设计、施工、运维到退役,建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
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和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高标准。
  1. 人员培训与认证
对参与光伏电站建设与运维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认证。
确保团队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以应对电站运营中的各种挑战。
  1. 政策和标准遵循
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政策、标准和规范。
及时更新和调整管理策略,以适应政策变化和技术进步。
  1. 环境与社会责任
在电站建设与运维过程中,考虑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当地社区的参与度和受益。
  1. 持续创新与技术升级
鼓励技术创新,不断探索提高光伏电站效率和可靠性的新方法。
定期评估和升级电站技术,以适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地监管光伏电站的建设与运维,延长其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确保电站能够持续稳定地提供清洁能源,支持“双碳”目标的实现。
 
Q6:目前,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日益加剧的电站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将成为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您认为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场景的快速应用如何确保运营的安全可靠呢?
 
确保光伏产业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场景应用的安全可靠,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综合管理和技术创新:
  1. 严格的产品测试与认证
所有新产品和新材料在推向市场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测试和性能验证。
获得国家或国际认可的认证,如IEC、CE等,确保产品符合行业安全标准。
  1. 技术创新与研发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高效、更可靠的光伏产品。
利用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光伏组件的耐久性和性能。
  1. 智能化监控系统
利用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光伏电站的实时监控。
通过数据分析预测潜在的故障和安全隐患,实现早期预警。
  1. 标准化的施工与安装流程
制定标准化的施工和安装流程,确保电站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对施工团队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遵守安全规范。
  1. 风险评估与管理
定期对光伏电站进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和质量问题。
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和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
  1. 全生命周期管理
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从设计、施工到运维和退役,确保每个阶段的安全可靠。
  1. 政策与法规遵循
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关于新能源建设和运营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及时更新管理策略,以适应政策变化和技术进步。
  1. 行业标准与规范
参与或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推动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
与行业协会和监管机构合作,共同提升行业安全水平。
  1. 公众教育与意识提升
加强对公众的光伏安全教育,提高社会对光伏安全问题的认识。
通过媒体和公共活动,普及光伏安全知识。
  1. 跨行业合作
与其他行业如保险、金融等合作,共同开发风险分担机制。
利用跨行业资源,提高光伏电站的抗风险能力。
  1. 持续的技术升级与维护
定期对光伏电站进行技术升级和维护,确保其持续运行在最佳状态。
采用先进的维护技术,如无人机巡检、机器人清洁等,提高运维效率。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在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场景的快速应用中,确保光伏电站的运营安全可靠,支持新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Q7:在未来几年里,光伏作为目前发展势头强劲的一种新型能源,在内循环为主、外循环为辅的“双循环”机制下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了进一步优化国内,省内光伏产业市场结构,您认为应该如何进行光伏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呢?
一、在“双循环”机制下,光伏产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建议:
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增加研发资金投入,用于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
  1. 产学研合作:
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1. 智能化制造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高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1. 供应链优化
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原材料和组件的质量和供应效率。
  1. 产品创新
开发高效率、高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强的光伏产品,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1. 市场多元化
拓展国内外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降低单一市场风险。
  1. 标准制定与提升
参与或主导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提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1. 绿色制造
推广绿色制造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
  1. 人才培养与引进
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技术创新人才,建立专业的研发团队。
  1. 政策支持与利用
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获取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支持。
  1.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和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 商业模式创新
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如分布式光伏、光伏+储能、光伏+农业等。
  1. 品牌建设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
  1. 风险管理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应对市场变化和国际贸易摩擦。
  1. 社会责任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通过上述措施,光伏企业可以在“双循环”机制下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市场结构,提升竞争力,抓住新的发展机遇。
 
Q8:未来江苏省在达成双碳目标和节能减排方面有什么新的规划和目标吗?您认为光伏产业对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还有什么助力作用吗?江苏省对此还有什么政策思考和战略布局吗?
 
一、未来几年里,江苏省在达成“双碳”目标和节能减排方面的新规划和目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政策框架建设:江苏省出台了《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了“双碳”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2. 强化创新引领:聚焦碳捕获与转化、零碳能源、气候变化、固碳增汇等方向,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3. 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4. 构建低碳安全能源体系:强化能耗和碳排放控制,发展清洁能源,推动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5. 组织实施试点项目:江苏省组织开展城市、园区、企业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探索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二、光伏产业对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具有重要助力作用,国家电投力争到2025年光伏发电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实现新增光伏设备全部的“近零碳”采购,加强光伏应用集成创新,确保新建光伏电站系统效率达到85%以上。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促进光伏产业链健康发展,支持多晶硅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供应保障能力。
三、江苏省在政策思考和战略布局上,将重点发展海上风电、海上光伏等清洁能源基地,新建两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促进地方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同时,江苏省将通过试点建设,探索“双碳”目标的有效实现路径,推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为碳中和提供动力支撑。
作者:陶曦哲 来源:社会实践网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