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湘潭大学赴张家界桑植县暑期实践团:遇见大山里的白族

时间:2024-08-20 关注:
湘潭大学赴张家界桑植县暑期实践团:遇见大山里的白族
2024年7月,湘潭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赴张家界桑植县暑期实践团来到张家界桑植县。在这里,团队了解到张家界桑植县银杏塔村大部分村民为白族,虽然如今已经汉化,但其中蕴含的白族文化并未丢失。
在此次调研发现白族文化过程中,团队成员身着白族传统服饰,来到当地白茶产业基地体验采茶,渗入了解其茶文化和服饰特点。实践团成员对桑植县白族文化进行了深入了解,探寻着桑植白族民俗文化、茶文化等,也为弘扬白族各种特色文化做出了贡献。
 
图 1团队成员身着白族传统服饰采茶
 
 
张家界桑植白族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白族的一个分支,在地理上属于湖南省湘西地区,是中国白族的第二大聚居区。桑植白族人口约占全国白族人口的10%左右,他们将白族本身特性与当地自然要素进行了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桑植白族文化。
 
桑植白族“民俗文化
 
图 2桑植白族仗鼓舞
 
图 3桑植白族游神
 
桑植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史书最早记录于先秦时期,其拥有独特的民俗活动和传统文化,并在数千年的历史洗礼下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例如仗鼓舞、游神、傩戏和扎染等时至今日依旧被人们所熟知。这些特色民俗是桑植白族历史、地理、风俗、宗教、传统等文化元素的综合体,代表着桑植白族的精神面貌、社会风尚和文化的影响力,对于桑植白族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桑植白族“茶文化”
 
图 2万宝山茶叶种植基地
 
梦里张家界,桑植白茶香。七百多年前,桑植白茶由云南白族传入,从此,桑植开始了悠久漫长的制茶历史。明朝时期,桑植西莲乡产的“三鹤园茶”更被指定为皇室贡品。数百年来,桑植白茶几度兴衰,如今又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大放异彩。在面对自然环境的考验和复杂的社会情况时,桑植白族人民结合整个白族的茶文化与自身的地理条件,经过700余年的工艺发展和千百余次的工艺,截至2022年,桑植县茶园面积高达7.95万亩;白毛茶年产量达4500吨,年产值达5.8亿元。目前荣获“湖南十强生态产茶县”“湖南茶叶千亿产业十大创新产品”“袁隆平特别奖”等多个荣誉称号,取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湖南“五彩湘茶”标志性品牌和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五大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之一,展现出了自强不息的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桑植白族“服饰文化
 
图5桑植白族服饰
 
白族服饰挑锈精美,整套服饰无一不彰显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美学风格。桑植白族的传统服饰沿袭了大理白族的特点,将“风花雪月”元素融入服饰。白族男女普遍崇尚白色,服饰也以白色衣服为重,衬以鲜艳的花边。白族出身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谷利民说:“在白族心里,白色是光明、纯洁、美好的象征”。对于白族少女来说,她们的头饰有另一番特殊含义,已婚男子是轻易动不得的。如果未婚男士随手掀动,表示你对头饰的主人有意,若少女把“白绒线”往后一甩,说明她对你并无好感;若少女将“白绒线”向胸前一拢,说明她对你有情意。
 
桑植白族的文化特色除了“民俗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之外,还有独特的建筑风格、节日、饮食和传统艺术等其他文化特色等着我们去挖掘。这些文化特色,不仅体现了张家界桑植县白族居民的深厚文化底蕴,也展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作者:湘潭大学机力院赴张家界桑植县暑期实践团 来源:湘潭大学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