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日蝉鸣阵阵,再回乡生我栽我的村——杨家潭村,时隔半年,已然身肩重任,心里怀着为党贡献一份力量的我,深入乡村振兴,开始为自己的家乡操心。
杨家潭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乡村振兴的标志,高高竖立在路边,仿佛坚定地告诉人们,我们可以在红色血脉的支持下,走过重重坎坷,走向明天的致富乡村。
谁不希望如母亲似的土地能够往更好的方面发展。在村书记——张永亮的讲解下,对村的整体发展与现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从村发展的阻力,资金项目不足,人才缺乏,地理位置偏僻,人民积极性不高等等,到村发展的可行性,土地承包项目,深加工厂建设项目等等,都如同登天一般,困难重重。我这才知道,原来,乡村振兴并不是喊口号,画大饼,绝不仅仅是坐在办公室里策划那样简单。对于书记来说,下乡走访已然是常态,土地考察已成习惯,缓解邻里矛盾也成了家常菜,稍微想一想,在着酷热地伏旱天里,不禁背后流出冷汗。
些许了解后,作为大学生,心中暗自揣摩,为祖国出力的机会来了,我的一己之力虽为如此大项目无法做出什么大的变化,但是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因此,带着这一念想,再加上大学生的身份,为乡建立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官方账号的想法诞生了,为村在网上打通一条对外的途径,宣传村里,让外界知道我们,提高闭塞村落的知名度,同样也可以为村里带货销售于外部,村里的农产品低价打压的问题也稍稍有了点头绪。但更多的,利用互联网的媒介功能,为村发展制造许多发展机会。
书记大喜,显然,打开了向外的门窗后,机会也会多很多。
虽然拜访了村党支部,为村子做出了一些小小贡献,但是心情却是异常的复杂与低落。
突然回忆起高中时学到的一个成语“躬身入局”,明白站着说话不腰疼,口号远比实践易。尚未成熟的我,往往对一些名词口号,都认为,此事亦非易事?自己总是觉得无所不能,总是以一种高傲的姿态俯瞰着那些看似低于我的人或事,每每当新事挂于耳边,都好面子似的扬言其简单。自责与内疚顿时涌上心头。乡村振兴,谈何容易?井底之蛙的我,在这次社会实践后,第一次真正看到了外边的广袤天空,也看到了现实的残酷,当我们在家里享受着空调的凉爽时,百姓守着自己的一份不愿离开的生他们养他们的耕地,任由烈日炙热,心里也难有一番不甘;当我们还在考虑自己成绩如何时,他们担心是否能有个好收成,今年能否盈利;当我们在耗费心思解答数学题目时,他们在焦头烂额地考虑今后的乡村问题该如何解决。渐渐地,开始懂了,原来读书,易也。但是这困难险阻打不消我对乡村振兴帮助的热情,只要乡里需要我,我就会迎难而上,为乡村发展助力。
同样,也明白了国家如此重视乡村振兴的原因,作为农业大国,为农民争取一份更好的生活,这是理所当然的!国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旨在让农业成为又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作为当代大学生青年,为国家下到基层,吃苦不算什么!对我来说,社会实践是个对我没有结束的开始!
(如果在看文章的您,有意向帮助我们,非常欢迎您的到来!!!)
以上照片均拍摄于7月17日,崔航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