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心得

安徽学子三下乡感悟:探访鄂豫皖红军纪念园

时间:2024-07-22 关注:
    2024年7月7日,“薪火承血脉”安徽工业大学公法学院实践队成员前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我们怀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探索的渴望前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六安金寨,曾被革命烽火深深烙印的土地,如今以它独有的方式,通过鄂豫皖红军纪念园这一神圣纽带,缓缓向实践队的每一位成员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此行不仅是为了亲眼见证那些英勇无畏的先辈们留下的足迹,更是为了在心中种下一颗传承红色基因、铭记历史使命的种子。通过亲身体验,将这份沉甸甸的历史记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革命的火种在新时代继续熊熊燃烧,照亮前行的道路。

(图为鄂豫皖红军纪念园内景观。通讯员 江晨曦 供图)
    旧址寻踪,铭记辉煌历程
    步入纪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广阔的主入口广场,仿佛一片历史的舞台,静待着每一位访客的到来。园内,红军纪念馆巍峨耸立,它不仅是历史的守护者,更是精神的灯塔,引领着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探寻那段从金寨到陕北的辉煌征程。
沿着青石板路,我们进入红25军军政机构旧址——漆氏祠。这里,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每一面墙壁都诉说着红军将士的英勇事迹。文字与雕塑书写着红军第二十五军在金寨的辉煌篇章。
    随后,我们踏入了红28军重建旧址——胡氏祠,见证了红28军从建立到重建,再到壮大的全过程。透过那些珍贵的图片和文献,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精神风貌。在这里,历史的尘埃被轻轻拂去,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再次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图为实践队成员观看红25军战斗历程。通讯员 江晨曦 供图)
    红军历史,见证岁月沧桑
    我们进入纪念园深处。这座“八角五层”的建筑,不仅造型独特,更寓意深远。占地面积广阔,建筑面积宏伟,是纪念园内的一大亮点。我们站在红军阁下,仰望那高耸的塔身,我们仿佛能感受到红军将士们当年那份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这里,不仅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不灭精神的传承者。

(图为红军阁照片。通讯员 江晨曦 供图)
     红色沃土,信仰代代相传
    金寨,红色的沃土上,孕育了无数的英雄儿女。红军二十五军的成立到长征的壮举再到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据统计,金寨县在革命战争中牺牲了十万人之多;境内组建了十二支主力红军队伍;1955年授衔时金寨籍的开国将军多达59位。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英雄儿女的鲜血和生命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念。在鄂豫皖红军纪念园内,每一块碑文、每一张照片、每一段解说,都深深触动着我们的心灵,激发起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

(图为鄂豫皖红军纪念园内历史展区。通讯员 江晨曦 供图)
     薪火永续,红魂永存
    我们告别了鄂豫皖红军纪念园。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革命精神的敬仰却深深烙印在心中,相信在这片被红色光辉照耀的土地上那份不屈不挠、勇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将会永远传承下去。革命先烈的英勇与无畏是一份沉重的嘱托,寄托了他们对后代的期望与希望。我们我将把这份感悟和收获珍藏在心底,化作前行的动力和勇气。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都将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因为在这片被革命烽火洗礼过的土地上有着无数先烈们的英灵在默默地守护,那份永不磨灭的红色精神会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不断超越!
(通讯员汪曼玉)
 
作者:玉米粒子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公法学院“薪火承血脉”实践队
实践心得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