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剪纸是山东省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据1954年在洋河镇山子村张家莹(明墓)出士的五幅剪纸原件,证明了至少在五百年前剪纸已在胶州极为盛行。胶州自古便是中国南北海上贸易的枢纽,特定的地理位置使得南北文化在此得到了交流。胶州剪纸艺术受其影响,既有北方黄河流域租犷豪放的风格,又兼江南纤秀细腻的特点。近年来,胶州剪纸也被评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可见其研究价值之高。为了对胶州剪纸文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2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华章续写·文化探骊”文化传承实践队队员们在指导老师赵文彬带领下,来到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的胶州市文化馆,一探胶州剪纸的魅力。
一进入展厅,实践队员们便被造型美丽的剪纸图案吸引。很快我们便发现胶州剪纸的独特之处——从胶州艺术中取材,十分具有当地特色。
例如这幅剪纸,在创作主题上融入茂腔的人物形象,以此为主题创作出既有茂腔特色又有剪纸艺术美感的作品。茂腔也是一种流行于山东省半岛地区的传统戏曲艺术,也是胶州的文化瑰宝之一。将两者融合,体现了我们胶州人民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剪纸作品“胶州秧歌”。胶州秧歌是一种流传于中国山东省胶州市的传统民间舞蹈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它起源于明朝,盛行于清朝,是山东半岛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其舞蹈形式多样,音乐节奏明快,服饰色彩鲜艳,在民俗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这幅剪纸中通过五位姿态各异的扭秧歌的人物形象来展现胶州秧歌的热情。剪纸对服装花纹以及人物神态的处理十分细致,令人不禁驻足久望。
毫无疑问,胶州剪纸以这样的形式对于宣传胶州文化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实践队员们感触颇深的同时也折服于胶州文化的魅力之中,期待下次的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