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池州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赴贵池区乌沙镇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调研实践团6名同学在指导老师吴永平的带领下,前往贵池区乌沙镇以及秋江街道阮桥社区的红色基地开展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系列活动。
7月10日,实践团来到中共沿江中心县委纪念馆,进入馆内,看到前言第一句就是:沿江大地是革命的热土,沿江人民是英雄的人民。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大厅,两侧挂满了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纪念馆分为四个部分,记录了日军对沿江人民的暴行和沿江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其中馆内杜含芳创作的黄梅小戏《难民自叹》让实践团的队员们惊叹,馆内以人物投影的形式向参观者展示了一对青年男女在战火纷飞中的流浪生活,控诉了日军的暴行及难民的境遇。对唤起民众的抗日救亡热情起到了积极作用。
图为实践队员们认真观看《难民自叹》 通讯员王苛影 供图
随后实践团来到当地秋江街道阮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对阮桥村社区党员和当地村民进行了问卷和访问相结合的方式了解他们对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的了解,在与党员的交流中,实践团成员感受到了他们对党的深厚感情和坚定信仰。许多党员分享了自己在党组织中的成长经历,以及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传承红色精神。他们纷纷表示,红色文化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图为阮桥社区工作人员与队员们合影留念 通讯员王苛影 供图
7 月 11 日,为了解农产品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紧密联系,实践团来到乌沙镇葛根产业发展联盟灯塔村实践基地,纪主任带领队员们参观了葛根种植田和葛根生产加工车间,与工作人员的交谈中了解到加工厂为村集体产业,2019年至2020年组织灯塔村双塘村李杨村,莲花村4个村集体共同种植了可根620余亩,由灯塔村建立一座葛根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各种系列产品,村委会会安排村里老人帮忙采收,也为留守在家的老人提供了一笔收入,葛根工厂的收入还用于抗洪,修路,改造等一系列利民工程。
图为指导老师和队员们参观葛根种植基地 通讯员王苛影 供图
实践团来到乌沙小花生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店长冯海霞热情地向队员们介绍了乌沙的特色农产品,如乌沙特色小花生,葛根,交切等,并分享了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的创新经验和面临的挑战。店长希望以后能拓展销售渠道,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图为队员们与店长冯海霞合影留念 通讯员王苛影 供图
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参观中共沿江中心县委纪念馆和访问农产品企业,实践团成员深受触动,农产品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打造特色品牌,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紧紧围绕当地的特色产业,发挥红色资源的独特优势,加强品牌建设,拓宽销售渠道,可以将红色文化与农产品结合起来打开市场知名度,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