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8月3日电(通讯员 许佳磊)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历来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深刻领悟扎实粮食安全的重要性,2024年7月28日至8月2日,江苏科技大学“务犁探花,萤火探兴”社会实践团队在南通开展实践调研活动。期间,团队成员们力求重点探寻粮食安全的重要发展之路,以实地调研锻炼自身能力。
民以食为天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是最紧要的问题,也是安定人心的最重要工作。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国家更是如此。粮食是生存的根本,人们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才有能力去从事其他活动和创造,所以不管在何时,人们都要珍爱生存之本粮食。粮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东西,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稳定,一定要重视粮食的生产和储备。所以在开展调研活动之前,实践团队成员许佳磊在宣讲前对群众进行了关于食品安全了解程度的调查,收集与整理粮食宣传活动的资料。
“目前最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对含有添加剂,过了食品保质期及不安全的食品之类的东西。”年轻人刚吃完饭,表示对当前的食品安全还是比较放心的。“对食品管理等方面我可能接触的范围比较有限,对于我个人的采购建议还是尽量选择规范正规的市场超市。”这是在午后随机街坊的一位爷爷,认真思索后给出的回复。
图为实践团成员许佳磊访谈路人。实践团通讯员 许佳磊 供图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对食品质量要求的不断增加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日在上海举办的“2023年食品安全与健康论坛”上,专家们呼吁各级政府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并加强公众的安全意识。谈到食品安全,那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食品安全,简单地说,食品安全就是对人体健康,对生命安全,对食品的最高要求就是没有受到环境的污染。只要群众认识及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提高自我卫生意识,就能更好减少祸从口出的风险。出于对食品安全知识普及问题的关心,团队成员在当地某教育机构进行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宣讲活动,希望能够动员到大家参与粮食安全的实践中。
图为实践团成员王一凡进行宣讲活动。实践团通讯员 许佳磊 供图
在被询问到是否了解食品安全基本知识时,小朋友们给的答案五花八门,过期的食物不能吃;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要勤洗手;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可以看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例如,关注食品的来源与标签信息,选择在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并了解如何正确存储和处理食品。心理学家王芳曾提过,教育和宣传对于提升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至关重要,可以通过社区活动、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增强消费者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
7月25日至8月1日,实践团成员王心怡前往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的南通博物苑,并报名成为一名解说志愿者像来往的游客宣传中国的粮食历史,让大众更加了解中国粮食的文化,以此来传承粮食文化。活动过程中,使建团成员使用生动的语言和互动方式,调动游客参与感,带领游客理解认识粮食安全,加强人们对粮食安全发展的关注。
图为实践团成员王心怡在向游客解说。实践团通讯员 许佳磊 供图
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任何食品安全事件都可能引发公众的恐慌及社会不安。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共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超过500,000起涉及问题,产品高达1500吨。常见的食品安全隐患,包括农药残留超标,添加剂使用不当食品来源不明等。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正所谓“病从口入”,食品安全问题有着如此大的重要性,但却屡禁不止。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态度不明确不坚定,导致此类问题层出不穷,值得我们深刻的反思。
8月2日实践团成员王小乐观看粮食安全相关的讲座,讲座主要讲了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与食品安全营养健康高质量发展,实践团认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必须把握好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序社会的辩证关系,在“产”“管”“治”上下功夫,统筹推进产业发展、政府监管、社会共治,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监管和高水平治理的有机统一。
图为队员王小乐观看讲座。实践团通讯员 许佳磊 供图
活动接近尾声,队员们收获颇丰,对于公众粮食安全问题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在未来,相信在政府,社会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会推动食品安全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共同贯彻粮安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