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报告

以科技为翼,载木雕之美

时间:2023-07-02 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了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需要广大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明确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话语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走进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了解其文化含义,助力家乡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曲阜师范大学“弘歌不辍,薪火相传”文化传承实践队于2023年7月2日前往山东省菏泽市匠工木雕文化有限公司,探访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菏泽木雕。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2021年,菏泽木雕入选山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凭借其精湛的雕刻技艺,构思巧妙的图案纹样,干净利落的刀功走进大众视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首先来到了公司内部的菏泽木雕艺术博物馆,博物馆正门古朴大气,端庄典雅,牌匾、门柱、门楣皆由木头雕刻所制。

“这是一颗千年香樟古树的树根,由两位雕刻师傅耗时19个月的精心雕刻,最终完成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这件作品。”实践队员们随着工作人员的介绍进入了博物馆内部,来到了第一件木雕作品面前,面对这件长约4米、宽约2米、高约3米的辉煌木雕,实践队员们无一不感到震惊,组织紧凑,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作品中人物、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

该作品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它不仅呈现了秦始皇时期中华民族不畏艰难、齐力修筑长城的故事;还交叉着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抵御外侮、护卫祖国大好河山的历史故事。实践队员上前细细观摩,发现木雕中甚至每个人物的表情都栩栩如生, 他们大义凛然地目视前方,那一瞬间仿佛身临其境,竟能听见他们整齐洪亮的号子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包含着中华民族对世界的深刻认识与把握,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智慧结晶。

与时俱进,提炼升华

实践队员们跟随工作人员的步伐,细细地欣赏博物馆的木雕作品,沉浸在木雕的世界里,感叹于古代先人的智慧以及木雕师傅们的匠心和精湛手艺,感受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不仅仅是木头的香气吸引了我们,深沁木质躯体中蕴藏着历久弥香的美丽故事更深深地牵动着我。木头是有生命的,我深信这一点,当他从大地中被拔起的那刻,就以结束一段生命为代价开始了另一段生命。”实践队员潘琦面对一件件木雕作品感叹道。

为更好的推进菏泽木雕的对外传播,实践队员当即决定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通过短视频、公众号、发布推文等多种形式扩大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渠道。这样,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激发并汲取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促进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在更高阶段上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现代通用学术语言,才能为世界多元文化的沟通交流互鉴搭建桥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打下扎实的基础。

开拓视野,求同存异

随着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题中之义。

实践队员始终坚守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学习交流借鉴总结,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点,研究国内外不同受众易于接受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推动传统文化和新媒体技术相互融合,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表达、广泛传播。用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都听得懂、听了能记住的话语介绍、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创新文化,重任在我肩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实践队员们看到了菏泽木雕的艺术之美,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领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历经磨难沿着历史长河传承至今的艰辛与不易,并意识到了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实践队员们肩负着传承非遗文化的重大使命,“弘歌不辍,薪火相传”文化传承实践队将进一步用镜头、图文等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大众,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潘琦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弘歌不辍,薪火相传”文化传承实践队
实践报告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