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纪念馆探访日志
时间:2024-08-25 关注:
南京市江宁区实践日志
日期:2023年7月13日星期六农历甲辰年六月初八
天气:多云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22计科1班
团队:南京红调
姓名:陈霖杰
探访红色地标,坚守渡江战役革命烈士遗志,满怀敬畏之心,今天我们来到了南京渡江战役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兴建于2009年4月,为纪念渡江胜利暨南京解放60周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在长江之滨、秦淮河口新建了渡江胜利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目前已然成为南京市的一个红色地标。
渡江战役纪念馆由几大主要部分组成,分别是主馆区,渡江胜利广场,渡江胜利纪念碑以及挹江门城楼。总占地面积达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大约9000平方米,展厅面积4000余平方米。当我们踏入渡江纪念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雄伟雕像,自左至右分别是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这五位元勋。他们神态,姿势各异,但目光却满是庄严,好似站在江边回顾渡江战役历程一般,从他们的眼中我好像又看到了另一个东西,革命的希望。
在我们的右侧,是一艘“京电号”小火轮。这是一艘钢制整齐机动船,船总长23.1米,宽4.25米,吨位达41.1吨。在1949年渡江战役中,曾搭载邓小平,陈毅同志渡过长江,立下了赫赫战功,隶属于国家一级文物。船身历经风吹日晒,早已失去了当时的荣光,但当我们站在它的面前,不由得想象起了两位元勋在船上商讨战略,在地图上用手指划出进攻路线的模样。我浮想联翩,这或许就是“京电号”矗立在这里意义,让我对于渡江战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敬畏。
目光向远方延展,我们便看到了屹立不倒的渡江胜利纪念碑。渡江胜利纪念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座纪念碑如同一艘乘风破浪的战舰,彰显着渡江战役里程碑式的意义。碑座正面镌刻邓小平手书“渡江胜利纪念碑”七个大字,背面则镌刻了毛泽东手迹《七律·人民解放军占南京》,自己洒脱豪迈,仿佛那一日毛泽东同志慷慨激昂,挥洒笔墨记录渡江战役胜利的场景在我眼中重映。
再往前,我们就看到了挹江门城楼,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便是从挹江门入城的。回头折返,我们来到了主馆区。使用仿木结构的外立面,并做成“木船”形状,寓意“驶向胜利之船”。入口处上方镌刻邓小平 1987年4月题写的 “渡江胜利纪念馆”馆名。馆内展厅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序厅, “风雨苍黄”, “天翻地覆”, “人间正道”, “胜利之都”,纪念厅。我们依次观摩展厅的各个部分,以序厅1949年大事记为线索,我们大致了解了渡江战役的整个历程。一路下来,我们见识到了各位革命烈士的英雄主义与豪迈气概,再通过老百姓“平凡”的伟大的星星点缀,共同组成了渡江战役的胜利。其中展厅内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幅渡江战役的印象画,江面波涛四起,革命军的船只犹如黑云压城的气势一般向对岸发起进攻,即使即将面临死亡,他们的神情却丝毫透露不出任何怯懦,他们在船上整装待发,高举着革命旗帜,手上的船桨更是如利刃一样在江面上劈开江水,飞溅出白色的浪沫。继而,我们又观摩了当时使用的武器,有高射炮和重型机枪,他们的存在无不宣誓着这场战役的猛烈程度,战场上炮弹子弹横飞,摧残着战士们的身体与精神,让我不禁对于牺牲的战士又多了一抹敬畏。
此行意义深刻,让我们调研队更加坚定了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相信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人民群众定会越来越幸福。历史是在残酷的战役上建立的,勿忘脚下康康大道是前人的血与泪,吾辈当自强。
作者:郭妍,谈超 来源:个人社会实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