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炊为先,炊以灶为载,画以炊为生。”为讲好非遗故事,坚定文化自信,延续历史文脉,助力民族复兴,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赴嘉兴“灶火相传,画韵流芳”实践服务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灶画探索之旅,在此次活动中实践团先后从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丰义村、秀洲区王江泾镇古塘村、月河历史街区等多地多维度探索灶画的历史渊源、创作技巧和文化内涵,推动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与突破,通过文旅深度融合振兴乡村,保护好传承好非遗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灶画,又称“灶头画”、“灶壁画”,浙江嘉兴民间传统艺术,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于烟火气之中,采用民间艺术风格,不仅是一种装饰艺术,更是农村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寄托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探寻非遗灶画,延续历史文脉
7月13日,为了解灶画的悠久历史、传承现状与未来发展,溯灶画之源,续文化之脉,实践团来到了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丰义村,拜访了灶画浙江省级非遗传承人赵生波,赵老师10岁学灶画,17岁学砌灶,至今他已完成了3000余个灶画作品。从花鸟鱼虫到人物故事,从自然风光到神话传说,灶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展现了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从选材、构图、勾线到上色,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匠人细心雕琢。
传统赋予创新,焕发新生命力
随着时代发展,农村中家家户户的灶头也进行了柴改电的创新,赵老师也从过去的主打柴火灶变成了打电灶。老师每年都要前往江苏、福建等地居民家中为其打造灶画,让灶画走出嘉兴,走向未来。
在2023年,赵老师创作了以杭州亚运会为主题的灶画,传达了他对杭州亚运的期待与祝福。这是对非遗文化的创新,更是传统灶画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表现方式。
“我每一次做灶头画都有一个目标,就是这一次一定要比上一次进步一点。”赵老师说。就在今年七月初,老师跨越四个月,历时20天,利用自身灶画技艺,使用灶头材料,不打底稿,复刻了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按照原作1:1临摹而成,整幅画作长5.28米,宽24.8厘米,整幅作品与原作的误差不会超过1厘米。这幅作品的诞生进一步发扬了灶画技艺,拓宽了灶画发展的空间,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多样的方式。
灶画映古韵,非遗续新章。嘉兴灶画已多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一代们了解这一文化,让灶画文化源远流长,让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老师也常开展灶画课堂等活动,指导年轻人学习灶画技艺。此外灶画还与当今火热文创相结合,打造出既具有文化底蕴又符合时代潮流的产品,将传统技艺、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扩大非遗文化影响力,加强了社会对非遗的保护意识。同时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打造文化消费新热点,提升地方经济水平,为文化市场注入新活力。
推进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
7月14日,实践团来到了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古塘村。在村委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灶画浙江省级非遗传承人施顺观老师的工作室,施老师曾多次在工作室开办灶画课堂,指导孩子们调颜料、画灶画,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随后,实践团采访了古塘村村委,了解到古塘村与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在村里建起嘉兴市第四家非遗文化客厅,让嘉兴灶画展现出了盎然生机。自2012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以来,“七彩古塘”已经成为这座美丽乡村旅游的金名片。在2019年,古塘村与嘉兴远景旅游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嘉兴市古塘灶韵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带动村民就业再创业,活化乡村、发展乡村、振兴乡村。从前古塘村孕育了灶画,而如今灶画又成就了古塘村。
灶画绘福禄,非遗连万家。实践团还采访了古塘村的村民,村民的话语中无不表达了灶画所承载的他们对美好生活满满的期待与希望。村子这些年来通过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既宣传了非遗文化,又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的道路。
7月15日,实践团来到了嘉兴市月河历史街区,领略了江南水乡别具一格的韵味与风情。通过采访当地居民,我们了解到即便现今大多居民家中虽未有过灶画,但绝大多数人对灶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希望能将嘉兴灶画文化进一步地宣传和推广。
传承非遗瑰宝,共筑国兴之梦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在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中,实践团通过亲自参观、实地考察、访谈匠人,倾听当地非遗传承人、村委、村民的所思所感,探索了灶画的历史渊源、创作技巧和文化内涵,不仅体会到非遗文化的艺术价值与独特魅力,也深刻感受到灶画创作的匠心独运与传承的不易,同时更加明白保护非遗文化、传承民间技艺的重要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文化,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实践团将总结实践调研结果,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探索发展脉络,突破文旅融合发展难点,把所学知识充分运用于实际,开辟非遗文化发展新路径,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