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大庆以其石油之城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而葫芦岛的兴城古城则保留了古老的历史文化,仿佛诉说着古代的故事。南翔古猗园则是上海这座现代都市中的一片宁静,园中曲径通幽,四季花开,令人陶醉。向西而行,我们来到成都的都江堰,壮丽的水利工程见证了古人智慧的结晶。而在寒冷的哈尔滨,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则散发着异国情调,成为冬季旅游的热门目的地。这五个地方,各具特色,汇聚了历史与自然的精华,让人流连忘返。
实践队成员魏诗遥,来到了一代伟人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馆内陈列的一件件实物、一幅幅老照片,生动展现出铁人王进喜的奋斗历程。从他在艰苦环境下带领工人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到克服物资匮乏、技术难题等重重困难,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铁人精神,是一种不畏艰难、勇于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建设不懈奋斗。
实践队成员张珈溪来到中国四大明代古城之一的兴城古城,走访城内大街小巷,感受到了“全面振兴东北”口号在这座小城焕发的生机与活力:四条主街拆除了存在了几十年的现代装潢,业已完成了全面复古整改。夜色下的威远门外灯光秀大放异彩,人们感受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兴城古城的磅礴庄严。正是在“古韵承今声”中,兴城人民实现了经济复兴。
实践队成员韩宜铮来到上海南翔古猗园,这座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江南古典园林,五百年的历史沉淀让每一处景致都浸润着文化与自然的交融。队员走过逸野堂、不系舟、微音阁、白鹤亭……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檐角的风铃、池中的锦鲤,是每一块青砖对时光的忠诚记录。
实践队员李汶霖来到了钟灵秀毓的都江堰,古时,都江堰被称为都安堰,宋元时期后改称都江,都江堰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李冰父子运用鱼嘴堤分水、飞沙堰溢洪、宝瓶口塌启引水的方法,将西蜀平原变为富饶的天府之国。都江堰至今仍在使用,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无坝引水工程。这项工程不仅是中国的宝贵遗产,也是全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被誉为“活的水利博物馆”。
实践队成员闫欣硕来到哈尔滨,探寻这座城市的魅力,中央大街承载了多年来的考验,留存了众多的欧式建筑,马车行进的痕迹,圣索菲亚教堂是欧式建筑在哈尔滨的圣·索菲亚教堂属拜占庭式建筑风格,是哈尔滨近代欧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