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同谱乡村振兴梦 共筑红色融合梦”——参观实践阳沟村

时间:2023-07-20 关注:

为拉近大学生与社会的间隔,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素质发展。 7月3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乡约盛夏,探寻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共融之路”社会实践调研团,在团队指导老师刘梦莲老师、张明元老师带领实践队员们参观了江苏省高邮市经济开发区阳沟村并进行实践调研以及志愿服务活动。

​阳沟村徐书记带领我们来到了“罗氏沼虾养殖地”。罗氏沼虾养殖户朱爱山先生是一名退伍老兵、老党员,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战争的亲历者。他向我们介绍了罗氏沼虾的生长环境、养殖过程,同时也对乡村振兴提出了宝贵意见。随后,我们来到养殖户徐宏忠先生家里,他是村里知名的“农民发明家”,村民们都喊他“徐布斯”,平时喜欢专研电子设备,同时他是河塘养殖报警器第一代至第三代报警器的发明者,该产品的初衷是通过远程语音警报器了解到河塘里的通电情况,以避免停电导致养殖物的死亡而带来村民经济的大量损失,这一发明为广大村民提供了便利。尽管所制作的预警器深受身边养殖户的青睐,但徐宏忠却说:“这个预警器技术含量还要再升级,设计还要再精致,到现在,我也没有大规模量产,就是自己画图纸设计、切割、看线路图以及组装,将来打算第四代的时候,能够让设备与手机连接,实现智能化,能帮助到更多的农民朋友。”

​最后调研团分为两组同时行动,其中一支队伍来到了老党员家里学习党史和采访,我们了解到老党员入党的初衷和意义,同时老党员对我们队伍中的新党员提出要求——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并说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归功于我们党的正确领导,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到关键时期,作为党员,我们要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重任,扎扎实实为群众多做实事。”

与此同时,我们的另一支队伍来到了蔬菜大棚,负责人卞先生带我们参观了蔬菜大棚的产物,实践队员在大棚里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负责人蔬菜采摘。在蔬菜大棚内,我们有团队成员发现与众不同之处——棚中有棚、顶有“淋浴”、旁有“摇杆”。负责人卞先生解释说,棚中有棚是为了增强保温效果,提高聚热能力,促进蔬菜生长,缩短成熟周期,让蔬菜可以提前上市,卖个好价钱。棚顶一个个像淋浴花洒一样的小物件是节水喷灌系统,使用喷灌技术不仅减少水资源浪费,让蔬菜适“渴”而止,而且可以节约人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至于“摇杆”,是用于大棚平时“通风”,通过手摇杆操作,既可以节省时间,又避免人工放风对篷布的损伤。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卞先生已成为阳沟村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青年标兵”。他的蔬菜种植基地吸纳了当地十多个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年发放工资30余万元。“从事大棚蔬菜种植是件苦差事,但是各行各业总得有人去做,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卞先生感慨道。 

​活动最后,徐书记对红色文化和乡村的发展与凝聚力进行了总结发言,同时也对阳沟村乡村振兴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深刻的看法。

​通过学习参观、亲身体验、深刻思考,我们了解了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也更加了解到乡村的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困难。这次活动中我们受益匪浅,同时启发我们深入基层、扎根基层,使自己成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

作者:邱天 来源:“乡约盛夏,探寻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共融之路”社会实践调研团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