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为了传承非遗文化,7月18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研行长寿·探寻乡影”实践团来到长寿区长寿湖镇拜访拖滩号子非遗传承人杨百克先生,学习并传播非遗文化。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拖滩号子以后总有一个时间要出来见太阳,因为他是劳动人民的结晶”非遗传承人杨百克先生给实践团如是说道。拖滩号子是人民在长寿湖长期的打渔生活中,需要通过人力牵引拉动船只捕鱼,为了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拖滩号子。拖滩号子高亢激昂,能够激发纤夫拉船的激情,得到人民认可,使拖滩号子广为传唱。非遗传承人杨百克先生,为了不让拖滩号子失传,他深入民间采访曾经参与过的纤夫,不断补充说明拖滩号子,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将拖滩号子整理成册。正是因为杨百克先生的坚持不懈地寻找、一丝不苟地整理、呕心沥血地创作才有了今天“见着了太阳”的拖滩号子,展现了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精神,更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
推动非遗文化创新性发展,展现时代精神。“长寿湖的鱼儿肥又肥……”实践团了解到非遗传承人杨百克先生结合长寿当地特色创作了《长寿湖新事多》、《长寿湖美》等。杨百克先生让非遗拖滩号子在新时代里发扬光大,不仅通过组建乐唱团解决了一部分乡村青年人的就业问题,还能够带动长寿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提升非遗知名度的同时,推动乡村旅游产业高速发展,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
实践团通过对非遗拖滩号子的学习,领悟到只有真正明白非遗文化精神的核心和灵魂,才能让非遗真正“活起来”。在非遗传承问题上,我们需要的是以历史的眼光、辩证的眼光看待非遗,把非遗放在今天的环境中,面向生活、面向未来、面向时代。真正挖掘非遗中的“匠心”精神,将其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融入时代,让人们的心里充满阳光、充满温暖、充满快乐,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通讯员:杨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