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学习红色经典 武昌理工学子重唱红歌沂蒙山小调

时间:2023-08-10 关注:
       近日,为探寻红色歌曲背后的秘密,追溯红色歌曲创作的源泉,田野新青年之溯梦沂蒙调研实践团队队长滕鑫森与团队诸多成员,共同前往山东沂源找寻作为红色抗日歌曲之一的《沂蒙山小调》,该歌曲在抗日战争期间引起了无数人民群众的共鸣,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极为扎实的基础。团队负责人滕鑫森表示:该实践课题主要是想探索红色歌曲背后所存在的诸多细节,了解《沂蒙山小调》的创作背景。

图一为团队来到沂源四中的合照。
       在当时,当地人们往往会在农忙以及农闲时候,哼唱几句,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让这首歌的传唱度更高,百姓们用这首歌来表达自身的情感。据该团队成员的调查得知,这首歌的曲调源于沂蒙山区的花鼓调,1999年在费县这个诞生地建立了纪念碑以及纪念亭,记载了《沂蒙山小调》诞生的全部过程,让后人可以更为完整地了解这首红色歌曲。
       这首民歌从2009年开始成为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的背景音乐之后,便开始得到来自于联合国的关注,正式被称之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两首民歌之一。这首红色歌曲的出现,源于沂蒙人民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中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与赞美,这首民歌中既描绘了沂蒙革命老区的美丽风光,同样也彰显除了军队、党与老区人民之间的雨水情长,已经成为沂蒙山的代名词和亮丽的文化名片。
       多年来,《沂蒙山小调》已成为老区人民发展经济、开拓进取的动力。临沂市将“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列为当地第一批重点抗日战争遗址,《沂蒙山小调》的曲谱手稿和两版歌词见证着八十多年来的历史变迁,《沂蒙山小调》的多位传唱者更是将这首作品展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图二为李明老师讲解《沂蒙山小调》的背景和历史。
       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在学习以及传唱的过程中通过对沂蒙山小调的了解,使得实践队伍对于其中的背景以及各种细节有了更为深入地认识,团队内部成员认真学习,潜心与本次的目标接洽,让本次的学习更有意义,同样也在本次的实践中进行了更多的宣传。与此同时,在实践团队的深入探寻下,沂蒙山小调当时的创作细节得到更为扎实的回溯,让这首在国内有着较广知名度的歌曲在复原历史的进程中得以广泛流传。

图三为团队成员学习《沂蒙山小调》。
      民歌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民群众抒发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也是在文化传承中的见证,队员们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都能够做好自己的文化传承,对于这个世界而言,每种音乐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去逐渐了解音乐的内容,感悟专属于音乐的存在意义,这才是本次实践过程中,诸多实践队员最为根本的想法,唯有始终保持对于红色歌曲的探索以及认真学习,才能够更好的去完善对于这个祖国发展的认知,才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凭借这个研究内容感悟出专属于那些红色歌曲背后的想法。
       寻访红色之旅,探秘红色思想,在实践队员们经过认真的探索之后,关于《沂蒙山小调》背后的诸多想法都被清晰的探寻而出。通过本次研究,也让本次的实践得以圆满结束,不管是任何情况下,对于红色思想的追寻都不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遗音,人们都在逐渐探索的过程中,去完善党和国家在那个时代下的模糊历史,这次的研究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红色思想探寻的过程中,那些藏在历史中的痕迹,也将会被逐渐揭露在我们的面前。 
       《沂蒙山小调》诞生于齐鲁大地抗战时期,在新时代传承,简单的旋律背后传颂的是艰苦奋斗、朴实无华的沂蒙精神,其意义绝不仅限于历史。沂蒙人民也在传唱《沂蒙山小调》的过程中更清晰更深刻地感悟到沂蒙精神的内涵,进而化作前行的动力,在革命战争时代用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在新时代点燃了沂蒙老区奋发建设家乡的满腔热情,成为老区人民发展经济、开拓进取的强大动力!
       最后,记者采访了团队成员音乐学的马语轩说到:“沂蒙山小调就是一种民间的歌谣体,就八小节,一是旋律,比较流畅、易传唱,二是他们写的歌词特别好,特别受老百姓欢迎,简单的几句词就把老百姓的心声说出来了。”(通讯员 翁欣颖 常钰)
作者:翁欣颖 来源:社会实践网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