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小小蛋壳,大大乾坤 ——“瓯越迹忆”实践队带你领略蛋画魅力

时间:2024-07-09 关注:
小小蛋壳,大大乾坤
                                                                                         ——“瓯越迹忆”实践队带你领略蛋画魅力
       2024年7月,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带着对浙江温州人文历史的好奇、对传统非遗文化的热爱,开始了“瓯越迹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瓯越迹忆”中的“瓯越”指温州,“迹忆”即“记忆”,既是温州古代传统文化的痕迹,也指千百年来人们有关温州地域的一切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队伍秉承“深耕中华文化,弘扬工匠精神,传承非遗之美”的理念,开启追寻瓯越非遗文化的探索之路。第一站选择了“千年古村”——平阳鸣山村。
     
        鸣山村因山而得名,素有“百鸟齐鸣山,塘河第一湾”之称。近年来,鸣山村通过“非遗+文旅”的模式,致力于打造“技能共富型乡村”。目前,鸣山村已成功引入 16 位技能大师以及 59 户技能型家庭,成为平阳县“非遗聚集地”,这也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瓯越迹忆”实践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队员们第一站来到了驻村的“平阳蛋画非遗工作室”,与叶立辉大师进行面对面访谈,并学习体验了蛋画的绘制过程。
       非遗蛋画传承人叶立辉,幼年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国画,至今已有五十余年,传承过程中生活压力与时代浪潮使得传统手艺面临过巨大的挑战,几经辗转,大师仍保持初心,始终致力于非遗蛋画的传承与发展。
       蛋画,在薄如蝉翼的蛋壳上刻画出浩瀚世界。早在《管子》就有记载“雕卵然,后沦之。”可见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把色彩涂于蛋壳上的习俗。如今,也常用于生育后“送喜蛋”,或端午绘蛋后撞蛋等,在许多习俗文化里,都有着蛋的影子。
       挑选出色泽纯正的鸭蛋壳,再经过抽空、清洗、消毒、封洞、砂磨等工序,才算为蛋画准备好了呈现的载体。着图于蛋壳,或山水风情,或满园春色,或清静幽雅,皆可呈现,小中见大,趣味无穷。以蛋壳为画布,将万千世界浓缩方寸之间,一个小小的蛋壳便成为一件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品。绘制这一步决定了蛋画最终的呈现效果,叶立辉大师独创的棉签绘制法,为初学者解决了没有毛笔绘画功底的难题,过水后蘸取国画颜料一点一提一转,花朵便跃然蛋面。再用细小的毛笔一勾一划一描,枝干的轮廓与树叶的脉络也清晰浮现。顷刻间,队员们都能绘制出自己想要的蛋画,再由叶立辉大师的寥寥几笔,光与影交错,虚与实间,蛋壳上的图案便栩栩如生。
        一枚枚小小的蛋壳,在非遗艺术家的巧手与匠心下,化作讲述中国故事的载体。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慢下脚步,一起走进蛋画的世界,感受那份来自“守艺人”指尖的温暖,青年学子不仅是非遗文化的学习者,更要做非遗文化的传承者与发扬者。当代青年更应坚守初心,传承优秀中华文化。
 
 
 
 
作者:武琳乔、谢欣然 来源: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瓯越迹忆”实践队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