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丛丽颖)6月15日为贯彻落实团中央的“三下乡”政策,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中国红引领生态绿”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马场村泰山景区巴山管理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采访、参与实际工作等形式实地了解泰山护林区域的防火安全、生态环境、工作状态等情况,宣传护林防火,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为守护泰山,保护森林贡献一份力量。
巴山分区,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护林人的辛勤付出。黄国强书记首先为队员们介绍了当地的基本情况,包括巴山林场的发展结构和发展历史,护林员一代代的传承与坚守,及工作人员平时的主要工作内容等。黄书记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自豪。队员们听到了他们与山林为伴、与风雨共舞的故事,感受到了那份平凡中的伟大。
图1黄书记与张主任为同学们介绍当地基本情况。马群松 摄
紧接着向实践团队展示了当地护林防火所需要的消防工具和物资。消防员们主要向队员们介绍了风力灭火机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他们解释说,在森林火灾中,风力灭火机通过产生强大的气流,迅速降低火势,同时吹散火源周围的可燃物,为后续的灭火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并为队员们展示风力灭火机的具体使用方法。演示结束后,消防员们邀请队员们亲自体验。队员们怀着既好奇又紧张的心情,轮流上前操作风力灭火机。初次接触这样的设备,大家都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但在消防员的耐心指导下,队员们逐渐掌握了操作要领。队员们在操作过程中感受到了风力灭火机的强大力量,同时体会到了消防员工作的艰辛与危险。
午后,黄书记和张区长带领实践团队走进了十八盘护林区域。这里的山林郁郁葱葱,仿佛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幅壮丽画卷。队员们参观了当地建筑的十八盘农耕文化博物馆,那里陈列着各种农具和历史文物,每一件都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故事。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勤劳耕作的年代,感受到了先人们的智慧和力量。在森林中,实践团队亲眼目睹了护林员们的工作内容。他们不仅要捡拾森林垃圾,还要时刻警惕着火源的出现。队员们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亲手捡拾了一部分垃圾。虽然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但都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
图2实践团队体验护林员日常工作并在十八盘合影留念。马群松 摄
随后,实践团队前往了济南与泰安的交界地带玉泉寺。在那里,队员们见识了“兄弟工队”的工作内容,更第一次听说了“夫妻工队”的故事。夫妻二人一同守护一片林区,离开家居住在山上,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护林防火事业的忠诚。同时队员们采访了其中一对夫妻,听他们讲述了平时的工作内容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们的朴实和坚韧让队员们深感震撼和敬佩。
实践团队还采访了一位当地的护林员,她是一位普通的村民,但她的工作却充满了意义。她每天早上六点就开始工作,直到下午六点才结束。中午回家吃完饭后,她甚至不休息就立即回到工作岗位上。在采访过程中,护林员激情澎湃,每一句话中都表达着“保护森林,守护泰山”的决心。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这片森林,为它的繁茂和生机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黄书记等为实践团队讲解了巴山志稿的编纂工作。这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记录巴山护林防火的故事、护林的区域范围以及正在延伸的产业等,诣在保存和传承历史与文化、资政与育人、推动地方志事业的发展以及服务人民群众。队员们深感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也为能够参与其中而感到荣幸和自豪。在讲解过程中对黄书记进行了采访,黄书记针对林区与当地政府的合作与协调、林区未来的工作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回答。队员们也发表了自身对于未来护林工作如何开展的想法。
图3采访黄国强书记的现场。马群松 摄
调研之旅的结束,实践团队在这一过程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和感悟。队员们深刻地认识到,守护好每一个地方、做好护林防火工作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泰山不仅仅是一座山,它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保护它、去爱护它,才能让这座伟大的山峰永远屹立不倒、永远生机盎然。希望大家一同参与进来,为守护这片美丽的土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4调研结束与黄书记在巴山管理区前合影。马群松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