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泸州7月26日电(通讯员:秦子琛)7月26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院长助理团“传承华夏,非遗留芳”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来到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南城街道慈善路70号的“红桥猪儿粑”店,对“泸州猪儿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研。为深入了解“泸州猪儿粑”这一地方特色美食的制作过程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实践成员在非遗师傅的带领下,认真观看了泸州猪儿粑的整个制作流程,同时也对师傅进行了采访。经过积极的共同交流,成员们充分认识这一美食丰富的文化背景以及对当地百姓的特殊意义,深刻体会非遗传承人的匠心精神,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
泸州猪儿粑,是四川泸州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美味口感而闻名。选用优质糯米和猪肉为原料,经过精细加工后制成小巧可爱的粑状,外皮软糯,内馅鲜美,香气扑鼻。它不仅是当地人的日常美食,也是传承已久的文化符号。
图为“红桥猪儿粑”店面。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雪 摄
实践队员来到此行的目的地——红桥猪儿粑。店面牌匾上“泸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六个字引人注目。实践队员在店员的带领下进入后厨,见到了非遗传承师傅。
据师傅介绍,猪儿粑的制作始于对食材的极致追求。实践成员看到,师傅首先精心挑选出上等的糯米与新鲜猪肉,这些原料均需经过严格的筛选与处理流程,以确保每一份食材都能达到最佳的新鲜度与卫生标准。这一环节,不仅是对食材品质的坚守,更是对食客健康的承诺。
图为糯米经过相应工序变为糯米粉。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雪 摄
随后,师傅向队员们展示了如何将糯米转化为糯米粉的奇妙过程:经过精心煮制的糯米,被送入古老的石磨中,缓缓研磨成细腻柔软的糯米粉。这一传统工艺不仅保留了糯米的天然香气,更赋予了糯米粉独特的口感与风味。
猪肉的处理同样讲究。师傅细心地将精选的猪肉切成小块,随后使用自家特制的腌料进行腌制,让每一块猪肉都能充分吸收调料的精华,达到色香味俱佳的效果。最为关键的步骤莫过于糯米粉与腌制猪肉的混合与塑形。在师傅灵巧的双手下,糯米粉与猪肉被均匀地混合在一起,随后揉捏成一个个小巧可爱的猪儿粑。这些猪儿粑大小均匀,形态各异,蕴含着师傅对美食艺术的深刻理解。
图为猪儿粑的蒸煮过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雪 摄
最后,当这些精心制作的猪儿粑被整齐地放入蒸锅中,随着大火的加热,整个厨房都弥漫着诱人的香气。几分钟后,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猪儿粑便出炉了。它们不仅色泽诱人,口感更是软糯香甜,令人回味无穷。
从选材、和面、调馅到包制、蒸煮,每一步都凝聚着师傅的心血与智慧。师傅在娴熟操作的同时,耐心详细地为实践队员讲解细节。师傅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不仅让猪儿粑拥有了独特的口感与风味,更让实践成员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无穷魅力。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泸州猪儿粑”的非遗传承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雪 摄
在体验了猪儿耙的制作过程后,实践队员对非遗传承师傅进行了采访。面对实践队员提出的问题,师傅娓娓道来。泸州猪儿粑拥有悠久的历史,是当地居民逢年过节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猪儿耙得名于一段神话,传说中一位名叫“猪儿”神仙解救泸州百姓于饥荒,为感恩,泸州人以糯米和猪肉创制形似小猪的猪儿粑,以此表达对神仙的敬仰与感激。这一习俗历经岁月洗礼,代代相传,猪儿粑逐渐成为了泸州地区的标志性美食。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与鲜美口感,不仅满足了当地人的味蕾享受,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传承文化与情感的纽带。如今,每当佳节来临,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猪儿粑,共同品尝这份来自味蕾的幸福与满足。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泸州猪儿粑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其知名度与美誉度也随之不断提升,成为了泸州对外展示的一张亮丽名片。
此外,师傅也提到,猪儿粑的制作工序繁琐,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因此,其传承正面临愈来愈大的挑战。他希望通过现代化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爱上和传承这一传统美食。
通过此次实践调研,实践成员充分感受到了泸州猪儿粑这一传统美食兼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刻体会到了非遗传承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展望未来,实践团队将把此次探访的感悟与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继续学习非遗文化知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的行列中来,共同书写中华文化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