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扎根于优势人文沃土,道地中草药呈新姿态

时间:2024-08-19 关注:
安徽省亳州市8月14日电(通讯员 李响 孙于晴 刘敏蕊 杨羽凡 黄诗怡)
为深入了解道地中药材发展情况,探寻产业提质增效新模式,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队“正本草之清名,序药性之本源”道地药材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团队于8月12日前往安徽省亳州市以道地中草药农产品为主体,乡村振兴为导向开展了调研活动。

入市场,近距离体会中药材买卖交易
作为亳州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又名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见证了亳州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不仅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也是中药材的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占地达387亩,拥有350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从业药商有2万人。与传统的单一货品交易市场不同,中药城共分为展示、交易、电商、仓储、物流、酒店、会展、金融等八大功能区。
实践团队先进入了两侧的独立店铺,大多商家专营珍稀、名贵的药材。随后,团队进入交易市场核心区域,每户商贩摊位前都摆着许多用白色袋子装好的药材,每袋上都清晰地用记号笔标注着药材的名称,方便买家挑选,同时商贩们也耐心地为买家讲解每味药材的产地、品质特性及药用功效。
在与几家商户的交流中,实践团队得知中药材的分类依据之一是产地,那些在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中生长的药材,被称为“道地药材”。这类药材因品质卓越、疗效显著,往往价格也更为昂贵。商户特别介绍了亳州地区的优势:“亳州这边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四季分明,主要受雨热同季的气候的影响,亳州道地药材‘三白一黑’分别为白芍,白芷,白术与牡丹皮,受得天独厚的环境滋养,作为亳州市市花的白芍,颜色洁白,品质极佳。”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商户 杨羽凡摄
根据商户们的反馈,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投资建厂并达到国家要求标准后,即可获得全额补贴拨款,这促使了更多人加入中药行业,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因此,大多商户今年的销售情况相较于去年有所下滑。为了能够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生存下来,年轻商贩开始利用手机进行直播带货,老板娘说:“现在抖音带货确实不错,线上的销售额要比线下多太多了,甚至地区很远的顾客也买我们亳州的药材,真是没想到。”在返程的路上,团队成员还采访了出租车司机王师傅,他介绍道:“现在电商也发展的很好了,你们看那栋楼就是专门做电商的。”前方映入眼帘的高楼正是亳州市中药材电商中心,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农村电商的兴起不仅推动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为新生代农民提供了返乡创业的机会,提高了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增强了乡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农村电商将继续为这一进程注入新的动力,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探工厂,深层次了解中药材产销情况
到达安徽魏武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时,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楼房和规范整洁的工作区域。随即,实践团队开始了参观调研。工厂入口设有工作服更换及消毒区域,严格防控以确保药品卫生及员工安全与健康。在负责人李杨先生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先后参观了中药材从称重、散腾、竞选、清洗、浸泡、闷润、切片、烘干、晾晒、质检到入库、按需分拣发货的全过程。

图为实践团队赴魏武中药饮片科技有限公司参访 杨羽凡摄
走进科研实验室,实践团队发现几十位科研人员正专心致志地对药材标本进行观测,并运用特殊仪器和算法对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这些数据传输后,可自动截取并生成图片,便于留档和上报。李经理介绍道:“这台红布盖着的仪器是我们公司最精密的仪器之一,是专门用来称重的,它可以精确到万分之一克。”周慧经理说:“旁边放置在冰柜里的试剂价值上百万,主要是用来作对照,以检验我们生产的药材是否合格。”利用这些精密、先进的仪器和试剂来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可见政策的推进与措施的实施均展现出了巨大的力度,药商对政府的指导与决策表现出高度的遵从与信任,因此道地药材的研究和生产才得以确保安全性,其品质才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为进一步了解药材在亳州的发展,探寻技术和政策方面的革新状况,实践团队采访了安徽魏武中药饮片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郑士付先生。郑先生首先讲道:“作为一名中药材质量的控制人,我认为药材的本身品质是源头,就是要药材好,没有地道的药材就生产不了好的饮片,所以我们首选道地药材。”他用“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通俗例子来说明不同产区药材质量的差异。亳州作为全国的药材集散基地,不仅销售本地的道地药材,还积极采购其他地区的优质药材进行销售,真正实现了“亳州药商闯天下,天下良药聚亳州”。,这充分表现出了道地药材的优质性、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加工炮制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KOA(过程控制)和KOC(药品检验)的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把控。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负责人郑士付 杨羽凡摄
通过郑先生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国家目前也正在对传统中药的炮制进行着许多探索和研究,国家中药管理局也在这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推广。“破壁饮片”是中药饮片经粉碎技术加工对植物的细胞进行破壁的一种技术,他更便于人体吸收,使中药饮片可以直接冲服。之后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新技术——“配方颗粒”,郑先生讲道:“配方颗粒不是单纯的将药材破壁、打碎,而是有个提取过程,比如加水或者酒提取它的有效成分,再加相关的辅料,然后再浓缩成膏子,最后粉碎成颗粒形成的。”全国多地已将颗粒配方纳入医保,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建立统一的国家标准,也有利于提升中药质量,为中药颗粒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进基地,多维度探索中药材发展前景
太和县宫集镇绿色中药材健康产业示范区是全国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之一,也是亳州市光前中药材购销有限公司的直属种植基地,该中药材种植园区设有中药材良种繁育区、野生药材种植区、花卉药材种植区、药食兼用药材种植区、常用药材种植区。各种植园面积在1000~5000亩,涵盖了了引种、选育,培育和繁育四个项目,为该行业提供了优质高产的药材良种。实践团队于7月11日赴太和县宫集镇展开实践调研。据了解,种植中药材被负责人宫光前总结需要“五懂”——市场、技术、管理、天文地理、国家产业政策。
太和县宫集镇自2016年起便提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药材产业,振兴乡村经济,富裕宫集人民”的产业发展路径,重点打造药材小镇,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为切实做好种植工作,确保道地药材的质量,首要且决定性的因素是采用适配的技术手段,并获得政府层面的有力支持与协助。据宫集村党总支委员宫九峰回忆:“省农科院会定期到宫集镇进行实地勘察并提供一些种植技术,第一年种植时主要是电话咨询,咨询其他地区的种植大户,现在是直接技术指导,农科院到种植地里观察情况,指导种植、施肥、打药。”
海宾家庭农场负责人宫海宾向团队成员说道:“种植中药材比较难管理,今年遇到了特殊情况没有下大雨,水分不够,中药材就难种,一直到现在长出的苗不齐不全,只能通过人工灌溉来缓解。”太和县若蔓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海舰表示:“不过政府在灌溉方面提供资助,如灌溉的喷带和喷灌的机器,对特色种植的道地药材如菊花也提供了资金。”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负责人赵海舰 刘敏蕊摄
团队成员认为此举充分展现了科技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精准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强化合作推动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显著成效,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注入了强劲动力,成为政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

图为团队成员参加宫集镇交流研讨会
优秀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中药材咨询专家宫光前先生驱车带领我们团队到太和县宫集镇中药材的种植基地进行参观。其中,蔓荆子和酸枣套种的模式令人印象深刻,二者间隔相种,错落有致。路边尚未成熟的酸枣,颗颗小巧而饱满,如绿宝石坠在枝头,虽正值七月酷暑,天气炎热逼人,但酸枣耐旱耐燥,迸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
“我们一般根据苗木的类别和规格以及苗木出圃的周期来综合确定林药组合,会选择在一些出圃期较长的乔木下种植一些农业作物或者林下饲养来提高土地的用效率,这样能够大大增加种植户的收益”,宫光前专家介绍道。从延伸产业链和谋求多元化发展方面来看,这种巧妙的组合意义重大,不仅帮助实现了草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大增进了当地的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宫光前专家 刘敏蕊摄
实践团队通过走访中药材专业市场、采访饮片厂专业人员、探寻中药材种植基地,从种植的源头、产销情况、发展方向等多个角度对道地中药材的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了解。此次调研活动,实践团队受益匪浅,看到了亳州在龙头产业上立足本土、持续发展、科学筹划的高品质发展蓝图与大好形势。团队成员讨论道:“我认为亳州在中医药产业的未来发展上需要开展三项工程:其一是按照绿色种植技术导则,推进道地药材的绿色种植;其二是依托省和国家的扶持政策,凭借道地药材主产区、饮片加工核心区和药材交易集散地的优势,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最后一重点就是加快亳州本土道地药材的贸易走出去,通过搭建中药产业互联网平台展示中心和中医药文化展馆,促进线上交易。”队员们对道地药材的产业链及其融合模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农业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也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投稿: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响
审稿: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 徐浩淼
作者:杨羽凡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