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重外学子三下乡:夔绣画影长,匠心话辉煌

时间:2024-08-28 关注:
为响应“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7月26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向日葵浣花社区乡村振兴促进团在重庆市奉节县的胜兰夔绣工作室进行了“夔绣画影长,匠心话辉煌”的奉节非遗文化调研活动。实践团与夔绣的灵魂人物——石胜兰老师,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访谈共同揭开了夔绣这一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的秘密。(通讯员 舒灿 王铭恋)
“指尖技艺”玩转“指尖经济”
夔绣,作为蜀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分支,不仅承载着千年的历史积淀,更在石老师的手中绽放出新的光彩。在问及夔绣成品的用途时,石老师自豪地表示,其作品主要面向市场出售。同时也不乏博物馆的青睐,如三峡博物馆便有意收藏其代表作《白帝城》。在谈到作品定位时,石老师强调,夔绣作品既可以是生活实用品,也可以是纯装饰品,关键在于设计理念和制作技艺。用不同的针法和处理方式,夔绣就能够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和档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这是与奉节有着深情厚谊的杜甫笔下的刺绣。
这是奉节夔绣传承人石老师的刺绣:在题材上跳出了传统工笔画的框架,大胆采用摄影作品作为创作灵感,将奉节的自然风光融入绣品之中。在针法上,独辟蹊径,采用乱针绣这一现代美术手法,以针
代笔,灵活多变,使作品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石老师对夔绣的热爱与执着,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上,更在于她的勇于创新。
                                                                                                                                                       图为石胜兰老师的夔绣作品《白帝城》。张钰 供图
匠心独运,追求极致之美
“最好的作品永远在下一次。”面对实践团成员问及最满意的作品,石老师显得谦逊而真诚。
谈及夔绣的价值时,石老师也从多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夔绣不仅是一项传统的手工艺,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传承。它无法被机器完全替代,因为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创作者的情感和心血。于我而言,夔绣的制作过程还是一次静心修行的过程,它让我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天地。”
夔绣的传承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尽管在当今这个快节奏、浮躁的社会中,夔绣的经济效益较慢、耗时较长,使得很多人难以静下心来学习这门技艺。但石老师依然坚信,只要有人愿意付出努力和时间,夔绣就一定能够传承下去。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人们文化自信的增强,夔绣这一传统技艺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她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给予夔绣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传承人们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和条件。同时,她也期待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投身于夔绣的传承与发展之中,共同书写夔绣的新篇章。
                                                                                                                                                       图为石老师耐心讲解夔绣作品。张钰 供图
在采访的最后,石老师表达了她对夔绣的深情厚谊:“时间越久,经验越丰富,技艺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在传承夔绣技艺这条路上,我的心不会老去。”
“人言老将至,我言心未老。”不仅是石老师对夔绣的深情告白,更是每一位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者的共同心声。实践团成员也纷纷表示,在保护和传承夔绣以及其他非遗文化这条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夔绣传承人石老师合影留恋。张钰 供图
作者:舒灿 来源: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