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而屈原之乡里也”。7月8日,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赴宜昌市秭归县,“乡村振兴荆楚行”实践专项“穿花纳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沿长江之畔到达凤凰山脚下的国家级5A旅游景区——屈原故里,于该景点开展第一次调研活动,并针对故里文化进行研究以完善本次实践成果设计,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建设。
屈原故里第一访便是访其文化内涵。“穿花纳锦”实践队队长张芷雯向其余四位队员强调:“大家要始终牢记本次社会实践的成果为三闾刺绣作品,创作一件好的艺术品一定要有非凡的灵感,希望大家在视频拍摄之余,多观察多思考,争取在经过故里文化的熏陶后能迸发新的设计灵感。”
沿途队员们走访了每一间文创产品店以及木雕店铺,屈原故里的文创产品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取材上更是有所讲究,以艾草制品最为常见。实践队队员们驻足于店内,分析当地艺术文化内涵,总结归纳独特艺术元素,目的是增强对特色文化的认识,服务于创作出更加符合当地艺术特色的作品。
屈原故里第二访便是访其社会映照。国家于2011年正式推出“中华文化游”旅游主题,又一次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在此大力支持下,秭归县的旅游业发展日新月异,而屈原故里的建设状况便是一个较好的体现和考察方式。曾在幼年时期参观过屈原故里的队员刘郭钰谈到:“屈原故里的变化令我感到惊叹,小时候来的时候脚底下甚至有泥巴路。这一景区的发展体现了秭归这座县城的经济发展,而无数县市经济的发展就是国家经济建设逐渐完善,国民走向富裕的直观表现。”
屈原故里第三访便是访其历史脉络。在参观途中,每一位队员都感叹于屈原一生中的波折动荡,跟随着屈原的脚步,我们也看到了荆楚大地在那个朝代的变迁。队员李诗敏向大家表示:“这些关系图明了地展现了屈原一生的奔波,这些有意思的设计和详细的介绍文字我都会拍照记录,为大家在后期的作品设计中留下完整且实用性强大的一手资料。”
临近傍晚,“穿花纳锦”实践团队完成了在屈原故里的调研之旅,每一位队员都表示有所收获。通过第一次调研,该实践团队对秭归文化有了初步的印象,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将会继续挖掘,争取准确且深刻地展现秭归文化之美。
文字: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赴宜昌市秭归县“穿花纳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刘亦玙 刘郭钰 李诗敏
摄影: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赴宜昌市秭归县“穿花纳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张芷雯 颜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