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浙大建工学子寻访中核二三、中国建研院和中建技术中心之“重”:深耕大国重器 担当大国重任

时间:2023-07-11 关注:
7月7日至9日,华北社会实践团在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二三”)见证中国核工业从无到有的瞩目成就;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研院”)领略建筑科学的创新发展;在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建技术中心”)感受“大国重器”的魅力。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为深入感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深刻内涵,学习工程建设领域科技自立自强精神,为科技强国战略贡献青春力量,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功科技自立自强,工程强国奋斗有我”实践团赴华北、华中、华南、西北等地寻访学习。

传承工匠精神 重在核芯品质

中核二三设计公司党委副书记莫志勇以“华龙一号”为引,向实践团讲述了我国核电事业自主研发、砥砺创新的发展之路。在中核设计核工程设计所副总工程师刘海洋的介绍下,实践团对中核二三多年来在核工程安装领域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以及“小核心、大协作”的科技创新理念有了深刻理解。校友郑思思从个人发展情况出发,讲述了她与中核二三的故事,让实践团成员领悟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家国情怀。
自1958年成立以来,中核二三作为中国核工业重大工程技术的“国家队”和“铁军”,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从“两弹一艇”到发展核电,中核二三始终牢记“强核强国,造福人类”的企业使命,奉行责任、安全、创新、协同的价值观。如今的中核二三秉承守正创新、双效提升的发展理念,致力于建设成为引领国际核科技发展的世界一流企业。
图1 实践团赴中核二三调研
谈及校企合作,中核二三团委书记丁义凯提到,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实现联学联建和资源共享。在座谈交流会之后,实践团成员赴展厅和重点实验室实地感受了核工业的精准高新技术和智能化的科技发展趋势,对科技自立自强有了更深层次的领会。
图2 实践团赴中核二三展厅及重点实验室学习实践
图3 实践团赴中核二三实践

专研建筑科技 担当建研重任

中国建研院诞生于1953年,是全国建筑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和开发机构,致力于服务公益事业、推进行业技术进步,负责编制与管理我国主要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70年来,中国建研院为推动中国建设事业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中国建筑业科技发展的引领者,为城乡建设提供成套技术解决方案,为行业发展提供创新驱动力。
中国建研院的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该院的核心科研平台,承载着众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建筑科学研究项目。在实验室参观过程中,中国建研院为实践团成员对实验室的设备以及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进行了详细的展示讲解。实践团赴风洞、防火、抗震、幕墙等实验室学习实践,与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学习,深入了解前沿的建筑科学研究成果和创新技术。
图4 实践团赴中国建研院重点实验室学习实践
调研环节,双方聚焦当前建筑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了“双融双促,共建共赢“的主题交流。中国建研院研究生部主任赵伟表示,该院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建筑技术科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大力支持科研学习,并有着完善的评先评优激励制度。陈涛、周晓夫、张雪婵三位在中国建研院工作的优秀校友分享了自己的工作感悟,勉励同学们要时刻牢记“求是创新”的浙大校训、秉持无私奉献、攻坚克难、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
图5 实践团赴中国建研院调研
图6 实践团赴中国建研院实践
7月9日上午,实践团成员来到位于北京顺义林河的中建技术中心学习实践。中建技术中心是中建集团直属核心研发机构,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主要负责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科技研发或技术咨询服务,为行业重大项目的安全、绿色、科学履约提出技术支撑,打造国有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实践团学习了超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低负温灌浆料、高强超韧低收缩混凝土等新材料研究成果。随后,实践团走进大型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参观了万吨级多功能试验系统、反力墙-反力地板试验系统、可组装多功能盾构管片力学性能试验系统三大试验系统,近距离接触了“大国重器”,感受了中国建造的科技魅力。


图7-1 图7-2 图7-3 实践团赴中建技术中心学习实践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在本次赴中核二三、中国建研院、中建技术中心交流过程中,实践团深刻领悟到一代代行业领先者在中国科技领域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人格魅力,这种大国工匠的精神品格是当代中国青年的应一生践行的标准。同时,中核二三、中国建研院、中建技术中心作为中国核工业、建设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出勇担“重”任的企业担当,为国家建设打造大国“重”器。建工青年亦将牢记使命,用担当引领服务,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文|马明哲、阮晨昕、岳晨曦
图|王羽航、岳晨曦、阮晨昕
指导教师:金立乔、王晓萌
作者:马明哲、阮晨昕、岳晨曦 来源:浙大建工赴华北社会实践团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