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师范学子在路途丨文明创城手中绘,非遗花灯照心间

时间:2023-07-11 关注:
7月4日龙岩电(通讯员 吴尚科)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根植乡土文化,探寻继承非遗文化传承的新形式,促进人们关注、了解、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美大学师范学院“木棉计划——寻红色闽西”实践队在龙岩市庙前镇中心小学开展了“创文明庙前,续非遗传承”专题课程。课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课程旨在引导庙前学子,联系乡土文化,畅想家乡未来;第二部分致力于以新形式引导庙前学子感受非遗花灯之趣,关注家乡非遗文化,主动传承保护非遗技艺,更深刻地理解非遗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内核。
当日上午,实践队员徐梦云以实地调研庙前镇政府、卫生院、中心小学等基础设施为依托,结合图片与视频展现庙前镇当下建筑风貌。学生们面对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市场、学校、卫生院、镇府忍不住向大家介绍家乡的特色景点、美味小吃等,师生氛围融洽。在此基础上,徐梦云以梵高画作为例子,注重画面的整体感知,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作画技巧,学生们跃跃欲试想要作画;紧接着徐梦云提问学子们心目中的家乡,由此引出学生们对未来美好家乡的向往与憧憬,并用画笔将心目中的理想乡具象化;最后,学生们自豪地向大家分享心目中的家乡。
 图为学生分享对家乡的记忆。 实践队队员 郭秋芸 摄
“箪路花灯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 下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连城芷溪花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世平来到现场,从花灯之蕊、花灯之苞、花灯之魂三方面发散而又交叉地向学生们介绍芷溪花灯。
首先是灯之蕊,黄世平从花灯的根源所在出发,通过讲述文天祥率王遣将抗元故事,道出中国花灯之历史悠长,命途多舛,几近多变;紧接着又以康熙年间杨姓十六世燕山公为例,说讲与实操相结合,展现花灯与时俱进,守根创新,立足根本结构的同时,不再拘泥于常规而又广纳建议取苏州花灯精华,融入新元素。
 图为黄世平向学生们介绍花灯。 实践队队员 刘佳悦 摄
接着是灯之苞,黄世平结合一米七八高亲手制作的芷溪花灯向学生们介绍花灯的结构:花灯倚世而独立,其塔三层,小中大以牡丹为宫,外提花篮纱灯,中游鳌鱼,内绘丹棠朱凤,中心人物环绕,从而形成“油生火、火照灯,灯载魂”。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而黄世平又展现出花灯制作的流程与所需技艺,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们亲身体会传承非遗之不易。
 图为学生观察花灯。 实践队队员 郭秋芸 摄
再来是灯之魂,黄世平通过对自身近四十年学习并制作花灯中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传承非遗文化最重要的是传承文化中体现的精神内核。他的分享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到,非遗文化承载乡土情怀与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最后,黄世平对学子们提出展望,并欢迎任何有兴趣的同学向他学习非遗技艺。
图为黄世平与实践队队员合影。  实践队队员 刘佳悦 摄
 
作者:社会实践网 来源:社会实践网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