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皎皎淮河闸,巍巍家国心

时间:2023-07-12 关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安徽团省委、安徽省学生联合会和学校团委的部署要求。7月9日,在李新旺老师的指导下,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系学子前往阜阳王家坝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改换旧颜
迎安乐新生活
今年的盛夏热浪滚滚,但却无法阻挡“循红色足迹,探乡村发展”的工大学子的脚步。盛夏又至,蒙洼大地上一派勃勃生机,喜人的玉米粒粒饱满,褪去凶猛外衣的淮河水在“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缓缓东流,不远处的抗洪纪念馆与翠绿的树木和农田交相辉映。
“我们现在的房子啊,都是建的高地方,比田高好多公分呢。”实践团队在村民的带领下来到王家坝,感叹于映入眼帘的高高建筑,队员们向老乡惊讶于王家坝住宅的与众不同,老乡真情流露:“我们这之前每次开闸放水都要淹掉很多房子,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重新盖了房子。”“上保江苏,下保河南”的王家坝的居民安置问题关系到国之根本,解决了居民的安置问题就是解决了蒙洼蓄洪区的后顾之忧。与队员们印象当中的王家坝不同,如今的王家坝展现出的是一中朝气,是对于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是在土地里耕作的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在白墙小楼中的天伦之乐,是街道上孩子的欢声笑语,如今的王家坝改换旧颜,在苦厄磨难中获得新生。
 
图为王家坝水库与全新居民楼          通讯员 张宏飞 摄
大爱无私
表浓浓家国情
有一种深情,叫家国。纪念馆中一座座立体雕塑,一张张记录往昔峥嵘的旧报纸,一幕幕充满带入感抗洪照片无声诉说着一场场生与死公与私的严峻考验一篇题为《人民大会堂的掌声》的报道,记录了1991年9月时任阜南县委书记邓成标,作为灾区代表,向大会作抗洪救灾报告的故事。邓成标讲到这样一个细节:段台乡党委书记戎宣桂,自家的麦子被淹了,房子被冲倒了,爱人哭着到乡里来找他。他对妻子说:“爹妈和孩子就交给你了,没吃没住的自己想办法,我不能丢下这1万多人不管啊!”

图为人民大会堂的掌声          通讯员 陶运胜 摄
抗洪英雄沈恩久,在1982年抗洪抢险中不顾危险,跳入洪水封堵管涌,最终累倒在大堤上;压不跨的钢铁战士郜登福,在1991年洪水大转移中,以过人的本领从洪水中搜救出16名落水群众,自己却多次过家门而不入;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周丽平,听说部队要开赴抗洪抢险第一线,主动放弃探亲假,请求上抗洪第一线,却在救援中不幸被拖入水底……
  “开闸放水导致这里化为一片汪洋,会感到心里有点不理解吗?”面对队员的询问,村民斩钉截铁地回答队员:“开闸放水虽然淹了我们这里,但是也仅仅只是淹了这里,很多地方可以免受洪水的困扰,我们很自豪!”不难发现不仅是在纪念馆中的抗洪英雄,蒙洼蓄洪区的百姓也根植家国的观念,“舍小家,为大家”大爱无私的王家坝人民将国家的安全放在首位,也正是因为这浓浓的家国情才是王家坝真正的精神力量源泉所在。
 
图为队员采访村民        通讯员 陶运胜 摄
铮铮誓言
体铿锵斗争心
“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提高抗御灾害能力,在抗御自然灾害方面要达到现代化水平。总书记的话激励着我们王家坝的所有人不断投身于斗争之中,永不放弃“这是王家坝当地的村委书记同实践队员所言。”您认为我们在面对洪水时要怎么做?“面对队员的询问,书记道:”我们会发扬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直面灾难,英勇不屈奋起抗争“大无畏的王家坝人民在洪水中斗争,在苦难中许下铮铮誓言,”我们的王家坝一定会越来越好!“这是每一个王家坝人民的殷切期盼。
作者:陶运胜 刘浩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循红色足迹,探乡村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