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总结

东北大学学子三下乡、返家乡:探寻助力振兴路,脱贫助学乡村兴

时间:2023-08-21 关注:
       为探寻乡村振兴往事,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宣传乡村振兴实例。东北大学材料学院赴湖南娄底社会实践团9名成员在东北大学团委的指导下,于2023年8月4日到8月9日来到娄底市新化县维山乡与紫鹊界走访调研,贡献学子智慧,同时参与了由梅山助学社主导的助学项目。让大学生实践团深入乡村见证振兴成果,参与其中,贡献学子智慧。
       飞梁筑梦梅山,砥砺助学之路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教育的职责和使命。没有乡村教育的振兴,就不可能有乡村的真正振兴。为了解当地的教育情况,实践团联系到了新化县梅山助学社的负责人段孝开先生。
       “我做公益已经有七、八年了。” 段叔叔在为实践团成员介绍屋内墙上的证书和锦旗的来历时,不由自主地露出腼腆又自豪的表情。段叔叔还说:“我们做公益,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搭建好贫困学生与爱心人士之间的桥梁,让每个孩子都不会因贫困而失学,有尊严地快乐学习和生活。”
       在8月4日、5日,实践团跟随段叔叔进入大山,驱车数百里翻山越岭,参与爱心助学走访活动,深入山村脉络,走访看望困难学生家庭。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当地的经济基础和教育资源十分薄弱,大多数家庭都因学因病因缺乏收入面临困境,亟需社会力量的帮助。尽管提前对走访家庭情况有所了解,设身处地,实践团成员们仍被山区的艰苦条件所震撼。
       在走访家庭中,有现读高二的学生小茜,父亲患重病无劳动能力,母亲在一小店做服务员,月薪微薄,却供养家中姐弟五人上学,生活捉襟见肘;有学生小振父亲仍在服刑期,母亲失联弃养,跟着同样经济困难的伯父生活;也有学生小游父亲病逝,母亲失联,与七十岁的年迈奶奶相依为命......让实践团成员尤为感动的是,这些家庭仍然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即使生活艰辛也要竭尽所能供孩子读书。生活以痛吻之,他们报之以歌。
       物质条件的贫乏,教育资源的不足,这些困难只是求学路上的冰山一角,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往往还面临心理上的困惑与压力。在实践团走访中,成员们一边记录目标家庭的实际情况,一边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提供学业上的建议,给予关怀和鼓励。对于部分有安装网络的家庭,实践团成员与其交换联系方式,当受资助者在学业上有困惑时,实践团成员也希望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走访即将结束后,成员们给学生一一发放了助学金。
       48小时、300多公里,在翻过教育的一座座大山之后,留在实践团成员心里的将是更加坚定的信念——需要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努力办好高质量教育,号召全社会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让大山不再成为山区孩子眺望世界的障碍,贫穷不再成为埋在孩子不敢直视的、埋藏心底的那滴泪。

图1 实践团成员与梅山助学社段孝开先生合影

图2 了解受访学生基本情况
       走入旅农企业,探寻振兴新章
       紫鹊界梯田成型已有2000年历史,起源于先秦、盛于宋明,是中国苗、瑶、侗、汉等多民族历代先民共同劳动结晶,是山地渔猎文化与稻作文化融化揉合的历史遗存,是古梅山地域突出的标志性文化景观。而坐拥风景名胜和历史底蕴的紫鹊界则借此因地制宜地发展出了以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紫鹊界旅游区,实践团成员见到了景区研学部部长姜文友,采访了奉玉辉等当地村民,经他们的介绍,实践团逐渐了解到紫鹊界振兴路的全貌。在飞速前进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早期发展停滞不前的紫鹊界的血液和活力正在逐渐流失——许多年轻人苦于梯田耕种难度大、耕作成本高,迫于生活压力只好外出务工。人才外流、土地荒芜、紫鹊界维持了数百年稳定的小农经济被时代浪潮彻底击碎,乡村就此落寞。而如今,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紫鹊界迎来了它的“第二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让被迫离家的游子有了回归家乡的底气;政府与景区携手为农民发放补贴,保证了百姓的基本收入,让梯田不再成为山村荒芜的伤疤;而为发展旅游业所修筑的一条条崭新的盘山公路,则架起了昔日“桃花源”与外界来往的桥梁,极大地方便了当地村民的出行、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让百姓看得见、觉得出、拿得到好处,这是村民最朴素最基本的发展愿景、也是紫鹊界乡村振兴的根基所在。
       民族要发展,乡村必振兴。如果只依靠空谈理想大厦而政策不落实处,那么紫鹊界的发展和乡村的振兴将无从谈起。“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正因有每一位乡人的努力,故有紫鹊界的振兴。因此,只有乡村百姓富裕起来、真正共享到时代发展红利,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劳动人民,紫鹊界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乡村振兴。
       在了解了紫鹊界梯田景区的相关情况与政策之后,实践团在与其他地区“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的对比中深入讨论分析,与当地干部的交流,提出了一些有关当地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事业发展的拙见。除此之外,实践团也在宣传紫鹊界梯田景区这一方面上下功夫。他们充分运用各类新媒体的影响力与传播力,积极在各媒体平台上发布其自制的紫鹊界宣传视频,在吸引更多人关注紫鹊界美轮美奂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希望能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引流”。
       如果说引进新品种稻种、改良传承稻种,是政府努力为提升梯田产量、保证村民的基本收入的切实行动,那么不设工厂不开采矿山、最大程度地保障森林的覆盖面积,则是当地政府和人民对大自然的承诺和感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紫鹊界人民在乡村振兴之路上一以贯之的发展理念。“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在旅游业蒸蒸日上的同时,景区也正在尝试走研学之路,努力走出景区发展的“舒适圈”。兴修道路,把旅游业做大做好,使“桃花源“为外人通、为民所乐,这些举措更是让紫鹊界的乡村振兴之路能行稳致远的关键。实践团倾力将他们在乡村振兴征程中的经验分享出来,通过多个平台传播紫鹊界梯田振兴的故事。凭借新媒体渠道,实践团不仅传颂了紫鹊界梯田的独特价值,更将其成功智慧和方案分享给其他乡村,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一己之力。
       蓝天白云,雾气缭绕,山岭绵延,梯田蜿蜒曲折缠绕在山脉间,旅人和村民往来——在实践团离开紫鹊界梯田景区这片蓬勃发展的土地之后,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他们身后徐徐展开。他们离开了,而紫鹊界的故事仍在继续。

图3 紫鹊界风景图

图4 实践团成员采访姜文友
       人才与资金齐头并进,乡村振兴谱时代华章
       人才与资金是实现乡村振兴最重要的两大因素。二者缺其一,想要真正实现乡村振兴都是万难的。
       受到实践团采访的全国人大代表兼水口村党委总支部书记陈梦林女士,在谈及乡村振兴所遇到的困难时感慨万千。据陈书记讲述,2017年乡村合并开始时非常混乱:田里纠纷时有发生,村民质疑年轻女支部书记执政能力,两村村委会不团结……诸如此类因素导致每天到村委会反应情况的、吵闹的都很多。“困在一个人的情绪是不行的,只有发展才有希望”,陈书记如此说道。为了解决这些棘手的难题,她首先稳住了村里的领导班子,让大家拧成一股绳共同发力,其次积极与当地村民交流,解决土地纠纷,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经过认真的筛选与调研后,他们引进了一款原产自江西的樟树港辣椒。辣椒的适时引入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也为当地带来了一些名气。时间的海浪渐渐磨平了矛盾的棱角。在切实尝到发展带来的甜头之后,村民对陈书记的态度,也逐渐从不理解不信任,转变为支持和拥护,陈书记的工作进展随之愈发顺。在陈书记的带领与新一代青年人的奋斗下,水口村正在迎接属于它的、更好的时代。
       会谈过后,实践团队紧接着采访了新化县农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闵长寿。在和同学们分享这些年来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心得体会时,闵先生告诉他们,水口村先前贫困与矛盾,归根结底是因为当地人才的大量流失与资金的极度匮乏。人才是在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而在教育落后的水口村,能够走出大山的人本就少之又少,而没有资金扶持,那些学有所成的年轻人更不愿意在当地创业,这就使得使得民营企业稀缺,进一步导致工作岗位的匮乏。为了打破发展僵局,水口村先以让百姓富起来作为短期目标,建立党员加合作社加基地加农户机制,对受援群众进行信息帮扶、科技帮教、经营帮带,这些举措成功让大部分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但是要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根本仍然在于人才与资金。闵先生谈到,未来的水口村将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让更多有志青年有机会走出去,学到真本领,并尽可能给予创业青年人与当地企业更多的补助,以此方式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盘活当地的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采访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在闵总经理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动物园。了解到当地企业收购能力有限,当地村民辛苦种植的优质作物面对难以走出大山的窘境,电商组同学利用社会化媒体宣传农产品,帮助村民们打开线上市场,教会村民们如何开设和运营网络店铺,售卖当地盛产的富硒水果蔬菜,以实际行动助力当地乡村电商平台发展。其他同学则积极投身于村民活动,帮助村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包饺子、看生瓜、摘辣椒、晒黄豆,与村民们共同度过了一段无比充实而难忘的时光。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在向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各界人士建言献策、深入乡村基层人民生活的同时,实践团成员也切身感受到乡村发展的脉搏在蓬勃跳动,乡村发展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势。400多公里的路程不仅仅带他们看到了乡村振兴中的困难,也让他们见证了许许多多奋斗着的普通人的身影。

图5 实践团成员教村民们开设和运营网络店铺

图6 实践团成员与陈梦林的合影
作者:李旭航 侯英雷 刘秋序 来源:东北大学材料学院赴湖南娄底社会实践团
实践总结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