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起,山东大学“聚星计划”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赵滕祎、杨扬、朱铭鑫等人前往博乐特殊儿童关注中心的部分班级开展辅课活动。
在机构进行志愿服务实践的过程中,志愿者们和孤独症小朋友们进行简单的互动交流,并通过辅助授课陪伴小朋友完成课程训练。
在辅助授课过程中,部分小朋友存在交流困难、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情绪易激动等情况,给志愿者们带来挑战。志愿者们灵活应对,积极处理问题,或是鼓励小朋友们举手发言,或是及时制止小朋友的小动作,必要时进行肢体辅助。志愿者们通过不同方式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进行辅助,保持耐心和孤独症儿童相处。帮助孤独症儿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不断提升精细动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引导他们逐步走向独立的生活。
志愿者在全天或半天的志愿活动结束后,通过日志记录的形式把活动内容、小朋友们的表现、感受或建议详细记录和描述。随着志愿者对自身辅助的孤独症个体不断了解、评估和持续训练,志愿者和老师、家长们见证了孤独症儿童的成长,也分享了他们进步的喜悦。
程琳同学在历下校区陪伴小朋友宁宁完成课程训练后写到:“宁宁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朋友,大大的眼睛清澈见底,对世界有最纯真的好奇,看着他可爱的脸我时常会感慨,孤独症对他来说是不幸的,但也许加入博乐这个大家庭,遇到一群好老师是他不幸中的幸运,希望星宝宁宁能够健康成长,做一个永远纯真永远快乐的男孩。”
张萍同学在辅助授课后发表感慨:“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笑笑的小女孩轻轻地抱住我,送给我玩具,还有一位小女孩在见到我的第一眼就说‘我想你’,她们也许不懂得这些话语、动作的含义,但是这份真心和感动与我而言却无比深沉。与其说是我们在帮助他们,不如说是他们在治愈我们,这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真挚而且珍贵。”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对于“星星的孩子”,这句话同样适用。志愿服务队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为给孤独症群体提供更好的志愿服务、实现更好的辅助效果不断努力。
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常见、最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该疾病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局限的兴趣、刻板与重复行为方式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患儿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在2006年,我国将孤独症归类为精神残疾。
近几年,针对自闭症儿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包括但不限于提供特殊教育、支援康复治疗、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如《保障残疾人权益法》、提供社会支援等。旨在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为了解社会对孤独症的认知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山东大学“聚星计划”志愿服务队设计了调查问卷,根据问卷结果分析反思,为下一步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指明方向。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99份,收回有效问卷99份。问卷结果显示,40.4%的人只听说过但不了解孤独症的相关内容,77.78%的人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影视资料、新闻广播等渠道了解到孤独症,71%的人没有听说过融合教育这个名词,67.68%的人想关心并帮助他们,但不知道怎么做。
志愿服务队对此次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得出一定结论,认为社会群体对孤独症的了解缺乏详细专业的知识,大部分人群对于如何帮助孤独症患者融入社会仍存在疑惑。这也给“聚星计划”志愿服务队开展下一步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023年7月15日,山东大学“聚星计划”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孤独症儿童的家长以及专业机构的老师们参加了济南春晖星儿家长支持中心主办、一线特教老师王建丽主讲的关于融合教育的讲座。
王建丽老师详细讲述了融合教育中特教老师的工作形式,包括提前匹配,建立关系和评估孩子的生活环境等,机构特教老师辅课过程中的一些不恰当辅助行为,孤独症、发育迟缓等特殊孩子在融合教育中的学业、社交问题和特殊孩子在中小学尤其是小学1~4 年级与正常孩子的区别。
在宣讲过程中,老师举了专门特教支持的普校融合教育使得孤独症儿童小敏跑出教室的行为迅速降低的例子讲述了融合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出:“辅助和强化至关重要,说教无用,必须练习,不能只谈理念、人云亦云,要自己实践,真正做起来。“
老师利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家长、老师以及部分志愿者们进行了详细、专业的培训,让大家掌握了更为精确的辅助技能和融合教育的正确开展方式。同时,针对调查问卷所反映的大多数人对融合教育并不了解的情况,山东大学“聚星计划”志愿服务队借助此平台,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知识资源。
“志愿服务源于心,献出爱心在于行。”山东大学“聚星计划”志愿服务队在实践活动开展的前两周时间里完成了动员会议、机构辅课、问卷调查、融合教育讲座四部分的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下一步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