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二里头文化,守护千年夏都古韵活动纪实
时间:2023-09-10 关注:
西安7月26日电(通讯员季彦伶)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西北大学安莱学院组织形成的实践活动团队——“二里头文化探寻小分队”于2023年7月16日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展开了为期9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小分队一行来到考古公园探寻文明遗迹,走进考古工作现场,感受二里头夏都的文化魅力,聆听博物馆的建设故事。
恰逢许宏老师《最早的帝国》新书分享会举办,成员们积极参与了此次分享会。许宏老师与赵晓军馆长就书中的“帝国”与平时理解的帝国有何不同、二里头到二里岗是如何继承与发展的、如何理解大都无城、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对谈交流,思想的碰撞激起智慧的火花,从不同角度的解答引导着观众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在互动环节,同学们提出了关于夏人和商人的族属相关问题,老师针对问题作出了严谨且专业的回答,并在分享会结束后与小分队成员合影留念。
小分队成员考察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内的展陈方式。通过第一展厅内半圆形展厅的设计,了解到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在“祚以天下、赐土为民”,即夏朝的建立部分,小分队着重从展柜灯光的角度思考博物馆陈设的特点;第三部分则注意到了可触式互动屏的应用,展现出了不同的都城所在,使游客们更加深刻的理解都城的布局。
第二展厅陶器的展陈中,博物馆使用了冷光源灯带进行展陈,使游客能够更清晰的看到陶器上细致的纹路。而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展陈方式则是将缺失了木制柄的青铜戈重新组装起来,使游客对其形制及特点产生更加形象地理解。绿松石串珠以及骨猴等小型精致器物被放在了悬空展柜中,这样的展陈方式增加了器物的美观度与神秘感,并且,骨猴因为小巧精致,在其展陈过程中使用了放大镜,让游客更加直观的感受该器物的精巧与二里头文化的恢弘壮丽。
第三展厅,是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自然地理环境展区。“四方来仪”展区内,同学们通过象鼻盉、白陶盉等文物了解到二里头文化的包容性及丰富性。
在第四展厅,两侧放满陶器的玻璃展柜每一层都摆满了修复后的陶器,陶碗、陶盆、陶瓶、陶鼎等按照大小顺序整齐排列,整个玻璃展柜看起来布局井井有条,赏心悦目。在一个有坡度的平面放置竖杆,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陶器碎片放置于竖杆上,独具立体感、层次感、艺术感。顶层则是单独的展柜,每个展柜中单独陈列一个或两个陶器,引人注目。
第五展厅主要讲述的考古学先驱、考古学发展历程、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小分队成员更加深刻地体会了二里头文化全体考古工作的深度广度及二里头考古工作者坚韧不拔、鞠躬尽瘁的品质。
此外,数字馆采用裸眼3D技术,向游客们展示二里头文化的都城建设、青铜器合范法的铸造方式、绿松石器的制造方式、二里头文化的祭祀仪式以及二里头各重点文物等方面。该馆使游客们身临其境,印象深刻。
小分队成员就博物馆的展陈思路对馆内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叶玲吟同学对展陈部主任赵腾宇进行针对研学体会、博物馆建设、代表性文物和关键词等四个方向的简短采访。博物馆面对不同年龄段的研学者时设置不同的课程、以六十多年来的考古积累和核心区域的发掘成果来搭建博物馆、将乳钉纹铜爵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以王权与国家作为二里头文化的关键词......遥远的夏都文明通过赵主任幽默风趣的表达在小分队成员面前徐徐展开。
季彦伶同学就馆内展陈方面与赵主任进行了交流。季彦伶同学的疑惑主要在于馆内新颖的设计以及各类数字化设备的使用,而这正是赵腾宇主任的专业所在,他专业详尽的解释也令小分队成员茅塞顿开,对博物馆展陈方面有了更深刻的学习。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馆长赵晓军老师也在百忙之中对小分队的工作进行了简要了解,并对小分队成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首先,赵晓军馆长指出,日常除在校学习专业课之外,还应该多去考古工地以及博物馆实地学习,尤其是考古工地的实地考察有利于了解文物的第一认识面貌。而博物馆,则是对遗址内涵价值升华之后的展出。在博物馆进行实地学习后,应建立起关于文物的大框架,系统而全面地了解文物的价值内涵。
其次,赵晓军馆长表明,博物馆是一个大众化传播的地点,主要是将遗址的内涵通俗易懂地讲述给大众。现代博物馆常用数字化展厅、组织研学活动等方式传播弘扬夏文化的内涵价值,使大众对其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也使得博物馆成为快速学习该段历史知识的最好去处。
除此之外,赵晓军馆长还提出,关于夏文化的问题,是中国考古学中重要且敏感的一个问题。因为夏王朝的时代所属较为久远,同时关于其的文字记载均为后世产生。因此许多学者对夏王朝的存在与否提出质疑,但根据多年考古资料的发掘,夏文化的内涵应该是比较清楚的对于夏王朝的一些具体事项还需继续探索,但关于夏文化在中国文明史中的重要性不容质疑。因此,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设立,有助于大众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建立文化自信。
最后,赵晓军馆长对小分队成员未来的学习工作方面进行了指导与寄语。赵晓军馆长指出,随着挖掘的深入,不断有新问题涌现,需要学习考古、文物与博物馆、文物保护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学子们持续关注并不断探索,从科技考古、传统考古、文物保护等角度多角度研究,不断丰富对夏王朝的认知。
在工作人员的采访过程中,小分队全体人员了解到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以及博物馆展陈的特点与方式,并于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采访结束后,小分队来到了二里头夏都遗址考古现场学习发掘现状,拜访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负责该区域考古发掘的老师以及两位中国人民大学的实习生。老师对小分队成员关于考古发掘现场的疑惑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回答,还通过二里头遗址的航拍图讲解了二里头遗址的总体布局,尤其重点地介绍了入选考古十大发现的两处—“都邑多网格式”布局及“井”字形道路。关于探方面貌、发掘细节以及发掘意义等问题的解答也让队员们茅塞顿开。
为了解参观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游客的参观期望、对博物馆展陈方式的满意程度和评价、对二里头文化的了解程度,小分队向博物馆内游客发放了调查问卷。小分队共收集了200份纸质版问卷和120余份电子版问卷,并对所填写的问卷进行了总结分析。
调研结束后,小分队全体成员在馆内进行了志愿服务,活动内容为前台导引、馆内咨询等等。通过为期2天的志愿活动,小分队成员更加深刻了解了志愿活动意义、游客疑惑所在、尽自己最大努力回报了博物馆所有协助调研活动开展的工作人员,圆满地结束了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寻二里头文化,守护千年夏都古韵!
作者:二里头文化探寻小分队 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