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总结

醉人乡音听柳腔

时间:2023-06-30 关注:
“留住历史天地间,再现华夏五千年”,曲阜师范大学“探柳寻腔”实践队为了让柳腔重新活跃在世人的眼前,于6月26日前往双塔村民俗文化馆和即墨柳腔艺术中心进行实地调研。
在小小的村落中,实践队员仿佛能感受到有一种声音久久地,长长地萦绕在村庄周围。柳腔,前身是“本肘鼓”,通过民间说唱的“肘鼓子”不断发展,在传入城阳西部地区后,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改进,最终才从一个说唱体的小调演变成了今日演唱形式的“柳腔戏”。

柳腔属于即墨地方的传统戏剧,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距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受莱阳县四弦小调的影响,一开始柳腔用四弦胡琴伴奏,但由于没有固定的曲谱,,琴师和演员难以完全协调,故而只能配合着往上溜,就被称为了“溜腔”,又因为“溜”没有“柳”好听,改为了“柳腔”。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马少波甚至还为其赋诗一首:宋元遗韵喜存真,学游方知沧海深。仿佛儿时瓜棚下,“拉魂”一曲醉童心。而众多报刊也都分别发表文章对柳腔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称誉其为“胶东之花”。

“柳腔也属于戏曲的一种,它与常见戏曲所不同的魅力在于它有浓烈的乡村风味,它的基本唱腔的尾音位向上翻高八度和六度的“勾勾腔”,别有一番韵味”,柳腔艺术中心的成员向我们介绍到。

柳腔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也是柳腔能够深受欢迎和广为传唱的基础。

柳腔已经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在政府的帮助下,柳腔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柳腔进入了校园,与”五育“进行了融合,保护非遗文化,我们仍在路上。
作者:社会实践网 来源:社会实践网
实践总结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