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在线投稿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总结

在方言调研中探寻文化根脉 | 纪国政

时间:2025-02-19 关注:54
在实践开始前,我们团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深入学习山东大学文学院“语言与文化田野调查”往期课程成果,让我对整个调研流程和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同时,团队还与日照市岚山区文旅局等多个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为我们的实践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通过这些准备,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基础的紧密结合是开展工作的重要前提。就像盖房子,理论知识是图纸,而实践基础则是基石,只有两者兼备,才能构建起稳固的知识大厦。
在学习网络技术与APP模型搭建技巧时,我遇到了不少困难。那些复杂的代码和抽象的概念,一度让我感到迷茫。但我明白,这些技术是我们将调研成果广泛传播的重要工具,就像鸟儿的翅膀,能让我们的文化传播飞得更远。于是,我不断查阅资料,向专业同学请教,逐渐掌握了其中的要领。这个过程虽然艰辛,但也让我体会到了自我突破的喜悦。
1月13日,我们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前往日照市岚山区的征程,实地调研正式拉开帷幕。在1月13日至19日期间,我们走访了岚山渔港、海鲜市场、赶海园等8处景点,这些地方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每一处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印记。我们与当地20位群众进行了结构化访谈,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岚山历史与文化的大门。他们用朴实的方言讲述着生活琐事、风俗习惯以及古老的传说,那些生动的词汇和独特的发音,让我感受到了方言的魅力和文化的深厚底蕴。
一位大爷给我们讲述岚山号子的故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豪。他说,岚山号子是他们在海上劳作时的精神支柱,每一句号子都蕴含着对生活的期望和对大海的敬畏。那一刻,我深刻意识到方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情感、记忆和价值观。
1月20日至26日,我们全身心投入到方言调查工作中。深入基层社区、乡镇,与群众们近距离接触。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运用所学的语言学知识,仔细记录下岚山区的特色语音系统和地方词汇。每一个发音的细微差别,每一个独特的词汇,都像是一颗珍贵的珍珠,等待我们去发现和珍藏。
记得在一个小村庄里,一位老奶奶用方言讲述着当地的传统节日习俗,那些独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让我大开眼界。为了准确记录下来,我反复向老奶奶确认,她总是耐心地解答,脸上洋溢着对家乡文化的热爱。通过这些实地调查,我不仅收集到了丰富的方言资料,更感受到了当地人民对自己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责任感。
调研结束后,我们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后期整理工作中。与岚山区文旅局合作修订《岚山方言与民俗文化符号册》,这是一项充满挑战但又意义非凡的任务。我们需要对调研所得的大量资料进行梳理、分类和分析,确保每一个信息都准确无误。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成员们齐心协力,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文创设计和文旅APP搭建等工作。在文创设计时,我们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将岚山方言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设计出既具有文化内涵又受大众喜爱的产品。经过无数次的头脑风暴和修改,我们终于设计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如带有岚山方言词汇的徽章、明信片等。
搭建文旅APP时,我们更是全力以赴。从功能规划到界面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和汗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APP,让更多的人了解岚山方言文化,就像为人们打开一扇通往岚山文化世界的窗户。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学会了如何将复杂的文化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大众。
这次社会实践虽然已经结束,但它带给我的影响却深远持久。它让我对方言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也让我明白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关注方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作者:“雅言岚山,振乡新篇”方言文化振兴实践团 来源:社会实践网
实践总结推荐
大学生免费找兼职,就上兼职企鹅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