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山西师范大学 红色记忆寻访——水泉红门口

时间:2023-08-02 关注:
       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红色记忆寻访团第七期红色记忆寻访实践队队员于7月13日上午参观了水泉红门口党性教育基地,该地位于与内蒙古隔"墙"相望的偏关县水泉镇水泉村,因距其1.5公里处有一重要隘口﹣红门口,是战时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也是和平时期蒙汉民族交融、边境贸易的通商口岸。红门口位于偏关县东北,为通往蒙古之要隘,古称厂沟,明宣德九年(1434)以沟通塞外,建敌台桥洞一座,外设边墙一道,壕堑品窑三层,万历中年增左右砖台以备侦望。景区位于水泉村,是长城红门口的驻军堡,而红门口是长城要塞,水泉营是镇守红门口的游击将军署,号称"三关前哨"。

       1968年,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水泉堡又成为北京军区"长城沿线战斗村"建设工程之一,拆下明代长城的城砖,修建了地道,地上长城搬到了地下,成为现存全国规模最大的战备地道。目前水泉村已被列为乡村旅游重点村,游客接待中心在建,十多处农家乐、休闲农业均已完成规划。历时13年共计挖出土砖地道8900米,其中砖砌约4500米,现在我们经过修缮可供游客参观的地道有3000米左右。

       2013年8月,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由水泉乡人民政府立项开始建设。目前,水泉营古堡已修复古道、古牌楼、古戏台,新建红门口水泉营历史文化展、水泉地区民俗展和广场雕塑。地道改造完善适合开放的有1650米。战备地道分两期挖掘而成,第一期(1968年﹣1969年)是水泉民兵和当地老百姓全民动员挖掘土洞,长度约为4400米;第二期(1970年﹣1980年)由县人民武装部指挥,利用原先的部分土洞,完成了后来的砖砌地洞,长约4500米。当时民工由全县15个公社的民兵一月轮换一批施工,断断续续历时13年,总长约8900米。水泉战备地道的主体功能是藏运兵员,设有指挥部、供粮处、医疗室、饮水源、瞭望台、会议作哉室、伙房、广播站等设施,上下三层,出口众多,四通八达,又因为其主体部分由明长城砖砌成,更增加了历史文化价值,在全国现存战备地道中首屈一指,名副其实。

       参观红门口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因为它让队员们回顾了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伟大的领导人。这些红色景点是对过去那段艰苦岁月的纪念,也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和激励。也让队友深刻反思了中国历史的痛苦和困难。在这里,队员们看到了人民曾经所面临的压迫和剥削,也看到了他们为争取自由和尊严而进行的斗争。这让我们更加明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作者:红色记忆寻访第14组 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