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山东中医药大学“译路红行”暑期三下乡

时间:2023-08-22 关注:
  7月15日至16日,山东中医药大学“译路红行”社会实践团赴山东省威海市新庄社区开展了“中医养生文化与治未病”的主题宣讲。本次宣讲以“弘扬中医文化,普及日常养生方法”为主题,旨在让人们深入了解中医养生文化,并为人们提供日常养生的好方法。只有防微杜渐,才能更好的保证自己的健康。若总是病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7月7日至14日,“译路红行”社会实践团采取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方法收集相关资料,提前进行摆摊宣传。7月15日至16日,实践团成员齐聚威海正式开讲。
  15日上午9时,实践团从中医治未病文化开讲,打响本次三下乡中医治未病及养生文化宣讲的第一枪。第一讲主着重讲中老年慢性病、基础性疾病的调理、延年益寿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中老年疾病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老年人慢性病是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主要疾病负担,是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我国卫生健康委2021年底的数据显示,我国大致有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也显示,我国75%的老年人患一种及以上慢性病,16%的老年人存在失能或部分失能症状,4.8%的老人处于完全失能状态。据介绍,从中国老年人健康情况来看,与其他多数老龄化国家一样,中国也存在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多病共存等问题,给医疗服务带来了特殊挑战。其中,跟久坐、热量摄入过多有关的慢性病,比如超重、高血压、糖尿病和跟吸烟等环境暴露相关疾病的患病率比如慢阻肺、肺癌等呈现出上升趋势。
  图为实践队队员向社区居民讲解中医治未病  社会实践网通讯员  杨薪蓉 供图
  15日上午10点实践团主要讲解了小儿治未病,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如何促进小儿生长发育。“治未病”思想最早源于《黄帝内经》。“治未病”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治未病”与小儿的生理病理密不可分。体质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先天因素的影响,父母先天之精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儿体质的强弱,但后天的调护对小儿的生长发育仍作用巨大。在“治未病”的理论指导下,注重顾护调理脾胃,根据小儿自身的情况进行饮食调节或是给予健脾益气的药物,使小儿脾胃无伤,元气充足,蓬勃生长,同时能预防疾病的传变,增强抗病能力,不易为邪气所侵。
  图为实践队队员向社区居民介绍小儿治未病  社会实践网通讯员  杨薪蓉 供图
  7月16日上午9时,实践队队员向听课群众讲解了中医养生文化,“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只有顺应四时变化,才能更好地养生,做到形与神俱。“养生”,又称为“颐寿”。养生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我们国家的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诸多因素,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养生文化也成为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其中特地根据威海地区气候特点讲解了夏季如何养生,“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夏季人身阳气外盛而内虚、脾胃虚弱,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过食寒凉,伤脾胃阳气。
  图为实践队队员向社区居民讲解中医养生相关知识 社会实践网通讯员  杨薪蓉 供图
  16日上午10时,实践队队员主演讲解了按摩按压穴位缓解或治疗日常疾病、身体不适等症状。实践队介绍了常用的手法有按法、揉法、推法和点法,常用穴位少商穴、风池穴、足三里等。
  从7月7日到17日,十天时间内实践队完成了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摆摊宣传、宣讲,宣讲结束后,社区居民与实践队队员一起讨论,通过实践操作教导人们居家如何养生。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听课群众合照  社会实践网通讯员  杨薪蓉 供图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善用知识,增加了社会经验,提高了实践潜力,丰富了假期生活,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获益匪浅。
  最后,真心感谢有这样的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意义深远,感触良多。志在心中,愿在行动,尽绵薄之力,不留遗憾,以星火之名燃青春之光,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使命,更是青年一代的责任。我们青年一代应为自己的发展,寻找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把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使命,自己的未来与社会潮流、国家利益相结合,以此为基础,在团队中扎根、成长,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赵鸿宁 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译路红行”社会实践团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