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筑梦寻光 薪火相传

时间:2024-07-30 关注:
为积极响应国家对红色文化的重视,传承和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体悟红色革命精神,让更多人了解红色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红迹寻英,志承荣光实践队于7月24日前往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的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的孔繁森纪念馆以及位于山东省给德州市陵城区的郭澄清纪念馆进行实践。通过参观这些纪念馆,了解了红色文化的深远价值,体悟了其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对传承红色革命文化有了更深地认识。
实践队成员首先来到了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的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有序开展活动。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在时值建党90周年前夕正式开馆。2013年以来,整个管区经理三次提升改造,建成了以“刘少奇在山东”主题展览为依托,包括“刘少奇于中国共产党专题展”以及“入党誓词专题展”等在内的系列展览,成为了一处地方知名、国内有名的综合性历史纪念基地和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
1924年,全国敌后抗日战场处于最为艰苦的阶段,山东抗战面临严重困难局面。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新四军政委、华中局书记刘少奇受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委托,从华中来山东检查指导工作。在山东,刘少奇力挽狂澜,高瞻远瞩,帮助山东解决了事关抗战大局的一系列问题,一举扭转山东被动局面。
一进入纪念馆,便能看到滨海中流砥柱雕像,雕像上矗立着黎玉、朱瑞、刘少奇、陈光给、罗荣恒、谷牧、萧华七位抗日英雄,他们表情严肃、目光坚定,令人深深动容。进入馆内一个个珍贵的历史资料、影像资料讲述着刘少奇在山东那些岁月,向人们诉说着昨天我党领导全国人民英勇抗日斗争的故事,反映了我党重要领导人刘少奇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地位。其中,一张反映我党领导人在抗战期间,深入敌后,领导山东军民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极为珍贵的历史照片,至今仍具有教育广大青少年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接着实践队成员来到了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的孔繁森纪念馆。孔繁森纪念馆是全国全面独家全面宣传领导干部的楷模、民族团结的典范、党的群众路线的模范践行者、“三严三实”的好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改革先锋,——孔繁森同志光辉事迹的人物类专题纪念馆。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孔繁森同志的雕塑。雕塑上的孔繁森同志是在援藏时期,斜挎邮差包,左手处搭着一件大衣,眼睛正视前方,目光坚定。这个雕塑让实践队员感受颇深,展现了孔繁森同志为西藏建设和发展以及为西藏人民的福祉做出的努力。馆中基本陈列展厅以图片、实物、场景、多媒体等形式,集中展现了孔繁森为民务实清廉的典型事迹,弘扬了繁森精神。
最后实践队来到了位于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的郭澄清纪念馆。郭澄清纪念馆是要依托村内县级文保单位郭澄清故居修建的红色文化场馆,主要是纪念“人民作家”郭澄清先生,其所著的长篇小说《大刀记》谱写了鲁北人民在日寇汉奸的残暴统治下不屈不挠的抗战史诗。纪念馆分为“问、情、乡、影”四个展馆,是纪念“人民作家”郭澄清先生的重要场所,凸显了当地独特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绵延不绝的青纱帐,不仅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历史记忆的守护者,让人瞬间穿越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思绪万千,感慨万千。郭澄清纪念馆,青砖黛瓦、古朴典雅,以清末民初我国北方四合院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门额上悬挂着由人民艺术家王蒙先生题写的“郭澄清纪念馆”牌匾。在鲁北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纪念馆被麦田三面环抱。
郭澄清先生心里装着的是他的父老乡亲。在新中国成立前,郭澄清参加了八路军,亲历了济南战役。在攻破东城门时,战士们都以身为梯,托举着占有向上爬,在敌人的炮火中,他们慷慨就义。但是大刀精神永远留了下来,它永远成为团结统一、英勇无畏这一民族精神的高度浓缩,升华成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力量象征。
这次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孔繁森纪念馆、郭澄清纪念馆来深入了解红色革命文化,体悟红色精神,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
 
作者:社会实践网 来源:社会实践网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