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样”代表着一个族群的集体认同,承载着族群集体的利益,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追赶国家民族文化保护的脚步,推动民族文化系统性整合,加强国民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贡献青年学生保护民族文化的新生力量,广西师范大学纹韵雅集社会实践调研团队于2024年8月4日至6日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等地进行“广西纹样文化”的实地调研。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观看展品
在经过团队成员详细的前期调研下,团队成员首先来到了广西民族博物馆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对博物馆中铜鼓和壮锦的相关展览进行了参观了解。铜鼓和壮锦是壮族的代表物品,而在铜鼓与壮锦上,也更多体现着壮族的纹样元素。在游览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惊叹于铜鼓与壮锦表面纹样的精美绝伦,以及少数民族人民丰富的组合想象力,更是从中深入地了解到了不同纹样背后所代表着的不同意义。在博物馆的纹样之旅中,团队成员体会到了小小纹样凝聚深远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扩展了团队成员对于壮族纹样的了解,为团队纹样数据库的建立积累了更多的素材。
结束了在博物馆的调研后,团队成员来到了广西壮锦博物馆主题餐厅。不同于博物馆展览,主题餐厅中还呈现出了更接近生活场景之中的壮锦以及壮族纹样的衍生文创。不同的文创让团队成员们回忆起在生活中壮族纹样的“身影”,也更直观地感受到了纹样元素在现代社会当中的应用价值。在这些多样的衍生产品之中,团队成员看到了纹样在现代人民生活之中的重要作用,更是体会到了国家大力保护本土民族文化的政策导向。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进行采访
调研最后,团队成员们来到南宁市的街头小巷,对于当地人民进行街头采访。在与南宁市民的聊天对话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不同年龄段对于壮族纹样的认识程度,以及对于建立纹样数据库的看法。一位中年人说道:“我认为这些纹样在生活中不算非常常见,但也不是完全看不到。它们更多地出现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和领域,比如民族节庆、文化旅游区、传统手工艺品市场等。此外,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升和民族文化的复兴,这些纹样也开始出现在一些时尚品牌和设计中,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元素。”关于数据库的建立,市民们也提出了各自的建议,让团队成员对于不同年龄段的需求更有了针对性的考虑。在与不同民众的交谈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了民众在生活中对于民族纹样的实际体验,也为团队提供了更多样的创新思路。
纹样或许只是一幅小小的图像,但传达出了一个群体特殊的信仰、祈盼,浓缩着过去生活的剪影。接下来,纹韵雅集调研团队会将此次南宁市实地调研所了解的现实情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为广西纹样文化探索出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宣传应用等多方面的发展路径,促进纹样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让更多人看到纹样不只有精美的外表,更有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