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心得

传承文化精神,做新时代“手艺人“

时间:2023-02-18 关注:
中华传统文化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鲜明特色而屹立于民族文化之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魂。为传承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寻梦逐根传统文化队于2月2日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学习制作汉族传统小吃——冰糖葫芦,旨在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弘扬传统文化。
冰糖葫芦起源

南宋光宗皇帝名赵惇,年号为“绍熙”。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生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什么效果,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口味,贵妃按此办法服后,果然如期病愈了。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的现状

冰糖葫芦又叫糖葫芦,在天津又称糖墩儿,在安徽凤阳叫作糖球。冰糖葫芦除了传统的山楂冰糖葫芦外,根据制作原料的不同还有草莓冰糖葫芦、香蕉冰糖葫芦、桔子冰糖葫芦、蜜枣冰糖葫芦等

实践队员亲手制作糖葫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队员查阅资料并研究了网上的教程视频之后得知糖葫芦整体制作方法简单,但熬糖一步最难,为验证此事,实践队员决定亲自动手尝试。说干就干,由于制作糖葫芦时山楂在本地已经不再售卖,实践队员便决定用橘子,葡萄代替。实践队员先将葡萄洗净,并把橘子扒好摆在盘子里,洗好竹签子后,便开始串了,一颗葡萄一瓣橘子,如此重复,串起来好看极了。

接下来就是熬糖了,将糖与水按照2:1的量倒入,用猛火熬二十分钟左右,其间可以搅拌,20分钟之后水已经很少了,沸腾得非常厉害,并且,糖已经冒出了细小密集的泡沫,就像浅金黄色啤酒。可用筷子蘸一下糖浆,如果能微微拉出丝来,那就表示糖已经熬好了,可以开始蘸糖了。蘸糖时要将锅倾斜才能让葡萄和橘子全部蘸到糖。将串好葡萄和橘子贴着熬好的热糖泛起的泡沫上轻轻转动,裹上薄薄一层即可。蘸糖环节看似简单,但很需要技巧。如果糖裹得太厚,吃下去一口咬不着果,是比较失败的。糖要蘸上薄薄而均匀的一层,即算成功。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糖葫芦也一样。做好的糖葫芦不能马上就吃,要放到提前刷过橄榄油的盘子里冷却三到五分钟,刷油则是为了防粘。成功的冰糖葫芦,出锅后外面的裹糖会迅速冷却,咬起来是咯嘣脆,完全不粘牙

要达到这种效果,熬糖是最关键的。事后实践队员反思了一下:熬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容易发粘,吃的时候会粘牙;而火候太大,不仅颜色重且吃起来发苦。熬好的糖稀,稠了蘸不起来,稀了挂不住。泛淡黄色,用筷子挑起可见拉丝,将筷子放入冷水中,糖稀可迅速凝固,咬一下是硬的,才是正合适。糖稀有轻微拉丝时就要立刻关火,否则糖稀就会变得又干又硬,无法继续制作。千万不能图省力把糖葫芦扔锅里,不然果子就酥了失去了大众所喜爱的口感。

糖葫芦的食用禁忌

糖葫芦虽好,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长期食用的。首先因其含冰糖,故糖尿病患者要慎用。另外《本草备要》载:“(山楂)多食令人嘈烦易饥,反伐脾胃生发之气。”故脾胃虚弱、泛酸烧心之人,不宜过多食用山楂糖葫芦。

实践队员了解到,如今不少人对于糖葫芦都有深深的情怀,一提到糖葫芦,都会想起寒风中推着小车沿街叫卖的爷爷的声音“糖葫芦嘞糖葫芦“,每每此时,总是忍不住流下了口水。如今,沿街叫卖的小车大多被商铺门前的小摊所取代,沿街叫卖的声音也许久未见了,想到传统文化的现状,实践队员更坚定了要学习并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
作者:社会实践网 来源:社会实践网
实践心得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