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总结

传统戏剧应在青年手中生生不息

时间:2023-02-24 关注:
青瓷白宣,绘制淡雅素致的国风画卷;唐诗宋词,或清雅脱尘或点染人间烟火;壁画檐牙,刚柔相衬再现绝代风光……无数个时间,传统文化在岁月深处回眸,与当代对视。传统是根脉,文化为骨血,涌进民族的底蕴,向人们讲述记忆,唤起共鸣。在2023年寒假中,我加入了曲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队,到日照当地各博物馆进行参观,到各自家乡进行调研,在信息更迭频繁的当下,用最朴实平凡的方式去发现那些被光阴所掩盖的传统文化的灼灼光华,擦除历史的蒙尘,赋予其新的光彩。

由于疫情形势较为紧张,我选择了就近拜访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的“落腔”文化,深入了解了它的历史和如今的发展概况。首先我了解到,落腔起初以“莲花落”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其生动风趣、通俗易懂,有扬善惩恶、吉祥纳福的寓意。直至十九世纪末,内黄等附近各地饱受灾乱,民不聊生,一些人投身于戏班,使得此时的落腔曲目中民间传说和家庭故事的占比增大,乡土气息变得尤为浓厚。虽然落腔红遍了黄河故道,但在全国范围内来看,由于京剧、梆剧等主要剧种的排挤,像落腔这样的民间剧种难登大雅之堂,这也就是为何如今人们在听到除五大剧种外的戏剧时感到十分新鲜。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十分华丽复杂,从服饰舞台到剧目角色行当,都划分地十分精细,而落腔反映的是民间的日常生活与下层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特别是后者,让我觉得更加亲近,它反映出了落腔的大众性和下层人民的独创性,毕竟上层贵族只是少数,并不是说几大戏曲才是好戏剧,让下层劳动人民感受到快乐的、映射中华民族历史生活的戏剧也是好戏剧。

在短暂走访的同时,我还在线上进行了就全国各地人们对戏剧了解程度的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大部分青年人只是在中央电视台或春晚等大型官方晚会观看过戏剧表演,少部分青年人曾通过观看《叮咯咙咚呛》等传统文化传承类真人秀节目了解过京剧、川剧等,大部分中老年人通过梨园春等戏曲综艺节目保持着对戏剧的关注,也有部分老年人持续使用收音机听戏。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看到当代青少年对戏曲的关注度很低,传统戏曲在现代的传承中出现了困难。央视曾联合娱乐公司出品过《叮咯咙咚呛》等反响很好的传承戏剧真人秀节目,但之后我国各电视台推出的《传承中国》等综艺却并没有得到重点宣传和人们的关注,传统戏剧也没有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如今,人们对戏曲的关注度降低,使得很多戏曲唱腔的内容、技巧、风格、流派等专业知识面临着后继无人而默默消亡的窘境。传统戏曲的路在何方、未来又应该如何发展的重担,落在了我们当代青年的肩上。

要让传统戏剧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的活力,在传承中接续戏曲的前路,就要通过创新的方式为传统戏曲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具体来讲,我们要在大数据时代下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的传统戏曲传播手段,让不同层次的人都有机会“刷”到传统戏剧。与此同时,培养传统戏曲表演者,让他们与大众喜欢的歌手或媒体合作,将戏曲与当代流行结合,使更多人能够接触到传统戏剧,认识到传统戏曲唱腔的独特之处,由此被吸引进而能够自主寻找关于传统戏曲的相关资料,达到广泛传播传统戏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终目的。

吾辈青年力量无穷,朝气蓬勃,是祖国不能泯灭的希望。我们的实践创新与技术可以实现传统戏曲与现代流行的跨界融合、与现代技术的多元互动;我们的青春活力与创新能力也可以满足当代观众对文化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另外,传统戏曲中古板的传播壁垒,也需要我们当代青年人用数字手段来打破。一位青年人对戏剧的关注会引来更多青年人对戏剧的青睐,传统戏曲也会在青年人们一次次充满新意的尝试中赢得更多人的喜爱,从而展现出传统艺术的时代新义,在欣欣向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生生不息!
作者:社会实践网 来源:社会实践网
实践总结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