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报告

“凝”丹妙药肇庆市怀集县保鲜设施建设现状及怀集粮食安全建设发展调研

时间:2024-02-27 关注:
 研究背景与目的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1]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自2005年,“三农”作为整体问题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被正式提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广东作为中国农业瞭望世界的窗口,怀集县更是被誉为“岭南稻米之乡”。怀集位于广东省西北部,肇庆市北部,是肇庆市 “ 十四五 ” 规划副中心城市、广东省重点发展县。怀集作为广东丝苗米产业发展大县,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水稻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比重在全省位列前茅。其丝苗米以品质优,口感佳,成为人民餐桌上的“新宠”,同时也是当地生产总值增加占比的重要支柱产业。怀集县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安排,不断健全全产业链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推动助农服务惠及到基层,引领农村产业的发展,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然而近年来我国极端气候事件有所增多,农业灾害风险加大。粮食作物病虫害连年发生、数量增多、范围加大,给我国粮食生产带来严重挑战。据全国农技中心数据,2024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挑战。在《关于继续做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2]中,以完善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网络和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乡村下沉为重点任务。为呼应此政策,我校团队开发出新型防霉、防雾、防虫、防潮、防陈化粮食专用保鲜膜新配方,在常温下通过气调保鲜使得一年内粮食基本保持原有品质,达到长期保鲜的效果,具有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经济等特点。
因此,本文选取肇庆市怀集县为研究对象,分析怀集的发展背景、各乡镇产地保鲜设施现状及建设需求、粮食安全问题以及稳住农业基本盘、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中国饭碗策划”的内容和要求等问题,同时结合了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发展背景,将粮食安全论内涵融入到农村粮食安全问题的探究中,为怀集的建设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时代特色。
 调研方法与过程
2.1 调研目的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怀集县各乡镇产地保鲜设施现状及建设需求”,团队设计出科学的调查方法,通过与村委会座谈交流,与名企进行实地访谈,社区宣传,发布调查问卷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各乡镇产地保鲜设施及建设需求的现状,根据数据反馈分析挖掘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一些优化完善的对策和建议,从而推动怀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来看,文章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借助这些数据信息资料,为后期问题分析提供相关数据支持,为各乡镇产地保鲜设施现状及发展提供一些具有参考意义的建议。
2.2 调研方法及具体过程
2.2.1 村委座谈
团队于1月26日下午前往文岗村村委办公室,与当地村干部开展座谈会,了解当地发展现状,同时对专人专项进行采访以及调研,从而使我们对此次调研的内容与数据有更清晰的了解。
2.2.2 社区宣传
1月27日,团队前往文岗村、富楼村、永固村等进行社区宣传工作,调研的对象主要是当地村民,通过社区摆摊宣传粮食安全知识、街道走访宣传粮食保鲜知识等,展示相关的宣传海报、帆布袋、宣传册、贴纸等的同时与他们互动沟通,收集当地村民对于目前乡镇产地保鲜设施现状及建设需求的了解。
2.2.3 红色研学
1月27日下午,团队前往文岗村村史博物馆参观调研,感悟红色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次日,团队来到怀城镇烈士陵园,向烈士们表达着最真诚的敬意,通过此行也表达了团队将红色基因融入乡村振兴事业的坚定决心。
2.2.4 企业调研
1月28日,团队前往怀集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参观水稻加工过程,产业园有非常完整的产业链,将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板块灵活结合,展示了智慧农业无限的发展前景。此外,团队于1月29日前往孔大新粮食加工厂参观,实地访谈企业负责人,对企业文化特色、生产过程的困难、技术攻坚及当前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通过调研,团队了解到当前各乡镇产地保鲜设施现状及建设需求,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2.2.5 调查问卷
    在实地调研途中,发布调查问卷,收集当地村民对粮食保鲜技术的了解情况、村民对红色文化建设的满意度,通过这些数据让我们后续分析更有说服力。
2.3调研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2.3.1 村民语言不通,使用粤语交流
在进行社区宣传时,为了避免与年龄较大的村民在语言沟通上出现障碍,团队成员通过使用粤语与他们交谈来解决这一问题。
3.1 聚焦振兴:村委座谈询问近况
为进一步贯彻全面推进怀集粮食安全以及粮食保鲜技术发展战略,实现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化、高速化。1月26日下午,团队前往文岗村村委会进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该村的农业经营模式和乡村建设难点。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该村以青壮年为主,每户居民大多为四口或五口之家;在经营方式上,当地以种植粮食为主,村里大部分村民的粮食安全意识和粮食合理保存意识比较薄弱,只有小部分村民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但只是了解一些比较基础的意识,如最基础的防高温防虫害等问题,对于当代粮食安全问题、粮食保鲜新技术了解甚少。
 
由调查问卷显示大多数村民认为当前的保鲜方式已经满足基本需求,因此村民缺乏主动学习与粮食领域知识相关的动力。村支书谈到了解粮食有关的知识是很重要的,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希望在我们的宣传下,会有越来越多村民学习到粮食知识和保鲜技术、重视粮食知识,只有大家都重视起来,粮食产业才能得到更多发展的机会,村民们也能通过粮食产业得到更多收入,实现乡村振兴。
3.1.2 座谈交流的重点和共识
通过访谈,我们和村民都认识到粮食安全与粮食保鲜的重要性。由于大部分村民对粮食安全意识和粮食合理化保存的意识比较薄弱,因此团队日后将致力于向更多人尤其处于落后地区的村民宣传粮食相关知识,并推广粮食保鲜的相关知识。通过此次座谈交流,我们认识到普及粮食相关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村民的农业生产水平,还能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面对粮食问题时,村民们将更加从容、有能力解决相关问题。通过知识引导,他们将步入正确的道路,确保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此次实践活动的成果受到了广泛关注。村民们纷纷表示,通过与成员们的交流,他们对粮食安全与保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期待有更好的方法使得他们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获得更好的收成。总之,团队与村民的紧密合作展示了知识普及在乡村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随着粮食安全与保鲜知识的深入人心,乡村的繁荣与振兴将迎来新的篇章。
3.1.3 村级粮食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村级粮食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计。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村级粮食产业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本文旨在探讨村级粮食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1.机遇:
1)政策支持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1]提出: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中央一号文件从战略层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2)技术创新
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为村级粮食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如气调保鲜技术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贮藏保鲜新技术,具有较多优点,符合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发展趋势。同时该技术在我国市场得到很好的发展,如稻米运用气调保鲜技术得到更好的贮藏;运用降压和充氮处理杨梅运输贮藏的保鲜问题[3];我国近些年来食品气调包装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盒马先生等很多大型连锁超市均能看到气调包装的存在。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是气调包装运用最广泛的地区,这些地区的超市要求某些特定食品的供应商必须使用气调包装从而保证食品的质量和货架期。
2.挑战:
(1)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近年来我国极端气候事件有所增多,农业灾害风险加大;粮食作物病虫害连年发生、数量增多、范围加大,对我国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守住耕地红线的基础尚不稳固,耕地“非粮化”、“非农化”问题依然突出,耕地撂荒现象时有发生。
(2)需要持续关注的风险挑战:粮食供求紧平衡态势长期存在;资源环境约束持续偏紧;科技创新能力依然存在短板;效益比较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3)生态环境压力: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生态环境压力逐渐增大,如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等,对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3.2 播种种子:社区宣传粮食保鲜技术
3.2.1 宣传内容:气调保鲜技术[4]
原理:气调保鲜技术是人为控制气调保鲜库中气体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乙烯等成分比例、湿度、温度(冰冻临界点以上)及气压,通过抑制储藏物细胞的呼吸量来延缓其新陈代谢过程,使之处于近休眠状态,从而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被储藏物的质地、色泽、口感、营养等的基本不变,进而达到长期保鲜的效果。
意义:气调保鲜技术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贮藏保鲜新技术,与传统储粮方式方法相比,具有较多优点,特别在绿色储粮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符合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发展趋势,对于储粮技术的提升意义重大。
运用:真空储粮、二氧化碳气调储粮、充氮气调储粮、除氧剂脱氧气调
3.2.2 宣传途径:走访街道、宣讲会、推文、宣传海报、定制文创礼品、视频、新闻稿
为了推广粮食保鲜技术,团队深入永固村、富楼村和文岗村等村庄,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街道走访活动。成员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将最新的粮食保鲜技术带给这些村庄的村民们,帮助他们改善粮食储存条件,提高粮食质量。
在走访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发现许多粮食加工厂仍在采用传统的保鲜方法,即在仓库中放置空调来调节温度。虽然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持粮食的新鲜度,但空调长时间工作可能导致突然短路,给工厂带来不小的困扰。这也正是工厂负责人向成员们倾诉的担忧。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向他们介绍了更为先进的气调保鲜技术。相较于传统的保鲜方法,气调保鲜技术不仅可以更精准地控制仓库内的温度和湿度,还能有效延长粮食的保鲜期,提高粮食质量。这一技术的优势在于其稳定性和便利性,能够为粮食加工厂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未来,团队将继续关注这些村庄的粮食保鲜情况,为村民们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帮助,希望随着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村民们能够生产出更优质的粮食产品。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技术的不断推广,更为先进的技术会扎根乡村,为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红色怀集,金色粮仓: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4.1 探索历史:追寻记忆,点亮智慧之光
追寻红色足迹,锤炼坚定信仰。为深入学习二十大红色精神,1月27日下午,团队前往文岗村村史博物馆参观调研,馆内讲述了文天祥的生平事迹与文岗村的节庆习俗等,通过观看图文资料、实物展示等方式,我们感受着那段岁月的艰辛与先人的毅力,感悟红色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接着团队拜访了一位熟悉怀集红色历史和粮食发展安全的冷坑镇桐光村退伍老兵,老兵深情讲述战斗经历和人生故事,成员们备受感动,纷纷表示要向老兵学习,传承红色精神,坚定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次日,团队来到怀城镇烈士陵园,成员们向烈士们表达着最深切的哀悼与敬意,通过此行也表达了团队将红色基因融入乡村振兴事业的坚定决心。
通过探索红色历史,我们充分了解到怀集的红色文化与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性。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一批怀集人民的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正是这些烈士和革命先辈的无私付出,保证了当地的发展,进一步的促进了当地粮食产业的发展。此行让成员们深入了解了红色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并表示将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将红色基因根植于心,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励志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
4.2 红壤育粮宣传行动:播种知识,收获繁荣
为进一步贯彻全面推进当地粮食安全以及粮食保鲜技术发展战略,实现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化、高速化。1月27日上午,团队在文岗村、永固村及富楼村等村落进行社区宣传活动。实践团成员通过图文并茂的宣传页,生动有趣的讲解,向到访的村民宣传符合气调保鲜技术,其对粮食安全发展、当地农民增收以及乡村振兴的切实意义。
在本次社区摆摊活动中,我们为村民宣传粮食安全与保鲜技术,为村民派物资,谋福利。村民热情高涨,不少村民听说摆摊活动后,主动驾车前来摊位与成员们开展交流与互动。在摆摊活动结束后,经统计可得,本次摆摊活动服务人数超500人,切实解决村民问题超100个,收到村民的广泛好评。摆摊活动的举行,让我们更加了解到当地对粮食安全知识、粮食保鲜技术的认识情况以及发展现状。在本次的红壤育粮宣传行动中,团队不仅使村民更加了解到粮食安全以及保鲜技术发展,更激发了成员们为村民服务,宣传红色文化,推广科学保鲜技术,助力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的贡献热情。
五 日拱一卒,稻香十里:基层寻粮道共圆大湾区“禾下梦”
5.1 名企参访:探索孔大新粮食加工厂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团队围绕怀集县水稻加工特色产业访问了怀集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孔大新粮食加工厂,深入调研两家企业的粮食现状。
1月28日,团队前往怀集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入了解了水稻加工的全过程。在访谈中,成员们进一步了解到产业园与农户之间主要采用“订单模式”,确保农户种植的优质稻种得以推广。在关键的种植季节,产业园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确保作物的高产与优质。收成后,产业园还以保底价格收购农户的稻谷,为农户提供了坚实的收益保障。
随后,负责人带领成员们走进水稻加工的第一线。在这里,目睹了整套先进的稻谷自动化加工设备。负责人表示:“从粮食收购到大米加工,产业园形成了一条完备的产业链。这使得稻谷的采购、加工、储运和销售等环节得以有机结合,整体功能效益得到显著提升。除此之外,团队还在产业园销售门店了解到产业园以“线上+线下”为主的销售模式。通过科技赋能,我们实现了县域农业产业的增值。”这一观点让成员们深感智慧农业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此次参观使成员们对怀集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运作模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意识到,科技与农业的结合,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能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 
此外,团队还于1月29日与孔大新粮食加工厂董事长围绕企业发展情况、民营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与机遇展开座谈。董事长在谈及企业未来展望时表示孔大新作为怀集老牌民族私营企业目前力求突破固有“舒适圈”,锐意创新,希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园,让稻谷加工质量再上新台阶。成员们也在进一步的交谈中关注到孔大新粮食加工厂在大米质量检测方面存在一定困难,计划利用学校资源对此提供技术支持。随后,突击队成员还向孔大新董事长宣传了团队粮食保鲜新技术,董事长也给予了高度认可,并结合稻谷加工实际情况耐心地为实践团提出了许多修改建议和应用方向。
5.2 大米粮食加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2.1 每年粮食产量
据调查研究显示,怀集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怀集丝苗米产业园以怀城街道、大岗镇、梁村镇为中心,覆盖19个乡镇,流转土地示范种植优质稻5000亩,服务带动种植10000亩,辐射种植40000亩,主要种植以19香、野香尤莉斯、象牙香占为主的丝苗米种类,预计亩产达800斤以上,2023年园区服务优质水稻产量22万吨。[5]
孔大新粮食加工厂主要以加工稻米为主,经营粮食加工、销售米制品等,加工厂通过资源整合组建而成,形成粮食加工规模化,建成厂房3500多平方米,配套自动化粮食加工设备数台,年加工能力达25000吨。[6]
5.2.2 粮食产量年收入
怀集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2023年在产业园主体企业实现2.7亿元产值规模的同时,带动周边其他产区增加产值约2.8亿元,具备提供10万吨优质粮储备服务能力,帮助农民销粮保值增值;提供粮食深加工能力3万吨,打通产区优质粮食挖掘价值的通道;提供农副产品冷储服务4000吨,帮助周边农民通过农副产品创收;围绕水稻产业链服务农民人均收入翻番达到28000元,带动园区农户户均收入翻番,打造成为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农民受益、共享发展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示范区。[7]
孔大新粮食加工厂:2022年加工厂加工产量达到6000多吨,产值2100万元左右,2023年加工厂产量达到8000吨,产值约2500万元。[6]
 调研结果与分析
6.1粮食产业现状
6.1.1 怀集县粮食产业现状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355407公顷,县内土壤分水田土壤、旱地土壤和山地土壤三类。水田土壤面积25096.07 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06%,下辖19个乡镇。怀集是广东丝苗米产业发展大县,水稻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比重在全省位列前茅。怀集丝苗米产业园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梁村镇、大岗镇、冷坑镇、岗坪镇、马宁镇等五大镇平原区,丝苗米主导产业较为突出,优势产业带基本形成,水稻种植以全程机械数字化、低肥低药的“双低”绿色化为主,目前 98%以上种植的是名特优品种。
丝苗米规模化种植程度高,怀集县拥有单个集中连片的种植农田可达2万亩,连片种植面积1万亩规模以上的有5个,3000亩连片规模以上的有24个,适宜全域推广和发展农业机械化生产作业。怀集县为加强丝苗米产业的发展,健全全产业链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 ,二产三产布局建有现代化烘干中心、育秧中心、农机服务中心等,推动助农服务下沉到基层,切实点亮农村产业的发展。现建设有大型稻谷加工厂2个,插秧机、收割机、播种机等农机设备近百台。
大力推进的农业托管生产模式,专业托管让怀集丝苗米的质量更稳定,产量更可观,销售渠道更广阔。怀集县农业农村局为整合当地分散的服务资源和需求,通过遴选确定怀集县嘉集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农业生产托管运营中心承接主体,牵头组织建设三级协办体系,壮大托管队伍,现已建立县级运营中心1个,镇级服务站4个,拥有托管员45人,整合农业服务组织17家,乡土专家30多人,农机300多台,农机手120多名,形成了以怀集新供销天润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牵头主体,各服务组织分工合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组织形式在保障产业园区水稻生产的同时作的服务联合体,以省供销社怀集丝,也为周边农民提供托管服务,累计带动周边农户25000多户发展丝苗米产业,辐射带动种植4万亩。
6.2 粮食产业面临的问题
1.农民人口老龄化:许多年轻人离开农村进入城市,留下了老龄化的农民群体,阻碍了新技术的采用,也使农业劳动力捉襟见肘。 
2.土地面积小且分散: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国内农田被分割成许多小块,由单个家庭耕种,使得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变得困难,因为机器需要大片连续的土地才能有效运作。 
3.农村基础设施匮乏:缺乏足够的道路和运输设施使得农民难以将他们的农产品运到市场,增加了运输成本:缺乏灌溉系统和仓储设施使得农民难以有效地管理他们的农产品,可能导致农产品损失和质量下降。这些问题的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成本,也限制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4.环境退化:集约化耕作造成了地下水位的耗竭,污染了耕地,破坏了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过度使用杀虫剂和化肥也带来了严重的担忧。 
5.收入差距:尽管有政府补贴,但国内农民的收入仍然大大低于城市居民,阻碍了年轻人从事这一职业。 
6.贸易压力:作为一个主要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在全球保护主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面临着平衡国内生产和消费需求与贸易承诺的挑战。 
7.缺乏市场准入:小农户难以进入由电商平合等强大买家主导的大型批发和零售市场。
6.3 怀集粮食发展趋势
1.专业化:怀集丝苗米产业园推行“产业园+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大岗镇、梁村镇有5000亩种植示范基地。产业园全力深度打造怀集丝苗米品牌,线上线下全方位整合营销,打通从田头到餐桌绿色通道。标志着农业生产的分工合作越来越细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专业性和效率。
2.机械化: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越来越普及,这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产业园生产流程和产成品计量全部采用PLC自动控制;采用日本川崎公司的智能机械手,每小时可装卸包装成品优质丝苗米2000包,打造粮食收购烘干区、粮食仓储物流区、粮食精品加工区。
3.可持续发展:近些年可持续发展观念进一步深化,国家提倡生态文明理念,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不只是要承担产品供给功能,在具体的生产中也要能有效实现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的发展目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进一步拓展,这样在农业发展的资源功能方面就逐渐发生了变化。 
4.目前我国智慧农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整体上还属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业态,处于概念导入期和产业链逐步形成阶段,在关键技术环节方面和制度机制建设层面面临支撑不足问题,且缺乏统一、明确的顶层规划,资源共享困难和重复建设现象突出,一定程度上滞后于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
6.4 解决粮食产业面临的问题
1.提升农业从业者的素质和能力,通过远程教育和在线培训等方式,农民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也应该不断扩展其业务范围,比如开发新的种植品种、引进新型农业技术和建设农业主题公园等,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3.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政府、科研院所、农业从业人员要认真学习、认识到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拐点上,智慧农业将改变数千年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阶段。因此,社会各界一定要达成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共识,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农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强劲驱动力和“互联网+”现代农业战略机遇期,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和深入推动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融合。
七 社会实践成果与影响
     此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肇庆市怀集县,围绕粮食保鲜、企业调研、红色研学、文创宣传等内容,在连麦镇文岗村、大岗镇富楼村、冷坑镇桐光村、岗坪镇太原村、怀城镇烈士陵园等地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突击队赴各典型村调研村基本发展情况,并开展社区粮食保鲜技术宣传活动,前往当地知名企业省供销社怀集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孔大新粮食加工厂参观调研,发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针对当地特色,突击队成员设计一系列文创产品。包括:“深耕禾田,鲜护粮心”创意帆布袋、怀集稻田风光特色口罩、“猫与粮”原创表情贴纸、“细耕信仰田”红色宣传海报、守住“粮”心,不负“食”光团队文化宣传册、“红色怀集,金色粮仓”三角立牌等,并尝试为当地企业设计品牌Logo和产品创意包装袋。与此同时,突击队获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大力支持,于各典型村派发赠送“粤抗壹号”并科普相关使用注意事项。
 在本次实践获得中,突击队成员获得了各镇政府团委及各村委会工作人员的高度支持和赞扬。在本次的红壤育粮宣传行动中,经统计可得,本次宣传活动服务人数超500人,收到村民的广泛好评。团队不仅使村民更加了解到粮食安全以及保鲜技术发展,更激发了成员们为村民服务,宣传红色文化,推广科学保鲜技术,助力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的贡献热情。深入水稻加工一线,探索孔大新粮食加工厂,此次参观使成员们对怀集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运作模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意识到,科技与农业的结合,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能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
团队将县区所需与高校所能相结合,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和创新带动工作,帮助怀集发展特色产业,促进怀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同时,注重家国情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怀集红色文化资源,以实践宣传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为怀集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文化动力。
 结论与建议
8.1 调研结论
本文的调研对怀集大岗镇与发展背景,各乡镇产地保鲜设施现状及建设需求、粮食安全问题以及稳住农业基本盘、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中国饭碗策划”的内容和要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各乡镇产地保鲜设施现状的时候,结合了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发展背景,将粮食安全论内涵融入到农村粮食安全问题的探究中,为怀集大岗的建设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时代特色。通过研究,以肇庆怀集大岗镇为例,分析了各乡镇产地保鲜设施现状及建设需求的相关情况。通过分析发现,在发展中,也有一些问题,如村民对粮食安全意识和粮食合理保存意识比较薄弱、对怀集当地红色文化历史认知不足等问题,同时,此次研究还聚焦怀集当地粮食加工企业现实问题,如孔大新粮食加工厂在大米质量检测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团队提出切实有效的制度措施,包括利用学校资源为孔大新粮食加工厂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利用团队的粮食保鲜新技术,结合稻谷加工实际情况,改善稻谷的保鲜情况。
8.2 调研建议
在深入研究粮食安全、质量与品质的背景下,以及通过对农村居民的深入调研,我们发现大部分村民对于粮食安全和合理保存的意识仍显薄弱。尽管有少数村民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的认知大多停留在基础层面,如防高温和防虫害等基础问题。对于当前的粮食安全挑战和先进的粮食保鲜技术,大部分村民了解甚少。
然而,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思想观念的转变,预计将有更多村民开始认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并对新技术持开放态度。
 
 
 
通过问卷数据可得,团队的气调保鲜技术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接受和应用。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怀集县在粮食安全与保鲜技术方面的进步,建议如下:
1. 增强村民意识:通过举办培训、科普讲座等方式,提高村民对粮食安全和保存的认知,使他们了解新技术带来的益处。
2. 技术支持与推广: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合作,为村民提供气调保鲜技术的培训和指导,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和应用新技术。
3. 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其他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共同研发适合当地情况的粮食保鲜技术,并将其推广至其他村镇。
4. 政策引导: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村民采用新技术,为他们的应用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5. 持续调研与反馈:定期进行农村居民的调研,了解他们对新技术接受程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推广策略。
综上所述,怀集县的发展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定能在粮食安全与保鲜技术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九 参考文献与资料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024年1月10日
  •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2023年07月11日
  • 王益光.降压和充氮处理对杨梅运输贮藏的保鲜效果.浙江省温州市农业局,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农林渔业局
  • 孙磊.气调保鲜技术在粮食储藏中的应用.粮食加工
  • 今年怀集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约64.6万亩,预计产量可达28万吨.怀集人网站.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怀集大岗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 怀集打造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西江网
作者:陈艺灵 黄可莹 陈玉菲 李宏坤 何桦燊 余秉鸿 来源:广东药科大学
实践报告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