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宣传家乡文化,铭记发展历史

时间:2024-02-27 关注:
【重游红色经典,感受历史韵味】大锦鲤“返家乡”实践之宣传红色经典新疆100周年革命文物展
来源:塔里木大学大锦鲤返家乡实践团队
    为传承红色基因,2月16日塔里木大学大锦鲤返家乡实践团队成员王璐瑶来到了新疆省乌鲁木齐市的新疆100周年革命文物展开展实践活动。


新疆博物馆位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博物馆占地广阔,建筑风格独特,充满浓郁的新疆民族特色。新疆作为祖国西北边陲,一直以来都是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地方。新疆也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革命文物展,让我们共同追溯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从1921到2021是成立100周年,是我们建党一百周年,是我们历经风雨的100年。新疆革命文物展位于新疆博物馆的二楼展厅,主调红色的场景布置,很是端庄大气,系统的介绍了党的历史以及发展,但是最喜欢里面的武器装备展览,嘎斯军车、60破击炮、捷客士步枪、司登冲锋枪、毛瑟驳壳枪等等,很具有观赏性。

展览由“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四个部分组成,通过展出105组馆藏革命文物并结合图片、历史文献和场景复原等,解读新疆红色革命文物的时代价值,以点带面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讴歌党领导新疆各族人民从落后走向进步,从黑暗走向光明以及昂首阔步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追忆浴血荣光,感悟百年华章。
新疆博物馆“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疆革命文物展”自6月30日开展以来,成为不少人重温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的体验地,聆听红色故事、致敬英雄模范的“打卡地”。在自力更生单元,一张王震将军在七一棉纺织厂开工之际向纺纱机投进第一把棉花的照片,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看。照片前方的玻璃展柜里存放着一个黑色木盒,盒子里装着一匹微微泛黄的白棉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疆第一家棉纺厂——七一棉纺织厂的优质产品,文物标签上注明:献给毛主席的棉纺样品。

据讲解员介绍,新疆的地理气候适宜棉花生长,但由于历史原因,到1949年全疆仅有棉纺织手工工厂10多家,年产值仅8.3万元,棉布大部分从内地和苏联进口。为早日解决新疆人民的穿衣问题,1950年年初,王震将军带领一批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翻山越岭,在荒滩野地勘察地形,选择厂址,仅用了13个月就建起新疆七一棉纺织厂,为新疆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60多年过去了,王震将军当年带领广大官兵节衣缩食在新疆兴办的一批工矿企业,如七一棉纺织厂、八一钢铁厂、十月汽车修配厂、八一面粉厂等早已无偿移交给地方。但从带有“七一”“八一”等字眼的厂名里,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红色基因,感受到兵团精神,兵团人为新疆工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参观过程中,成员对展馆内展览内容进行相应拍摄记录,为后续撰写文稿制作视频做好准备。

成员王璐瑶说:“革命文物是红色精神的载体,而珍贵史料更是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此次革命文物展展出的照片和文物,让兵团精神鲜活了起来。我们身为塔里木大学的小胡杨,王震将军对我们的影响不言而喻,通过这次的展览,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了王震将军为新疆所做的一切,可以说是在新疆奉献了一切。风风雨雨这么多年,新疆一步一步的建立起来了。我们也会茁壮成长,为更好的新疆而奋斗。”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通过宣传新疆革命文物展实践活动,深入感受新疆精神。本次革命文物展通过展出105组馆藏革命文物以及图片、历史文献和场景复原等,讲述新疆、兵团红色革命文物背后生动可感的故事,解读其历史和时代价值,生动直观地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程,切实发挥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润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作者;文/王璐瑶 摄/郭笑天
   
 
作者:王璐瑶 来源:塔里木大学大锦鲤返家乡实践团队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