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心得

三下乡学子赴滁州市丰山村开展调研实践

时间:2023-08-17 关注: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际行动落实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6月22日,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赴滁州市丰山村调研实践小分队前往了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的丰山村,开展为期七天的实践调研。此次调研旨在深入民情,了解民意,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贡献,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我们广大青年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受教育、增见识、长才干、做贡献。
 
到达丰山村后,我们首先去到了当地的党群服务中心,采访了丰山村的副书记叶朦,据叶副书记介绍,国家加大对乡村振兴的重视,中央农办、农村农业部确定了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三个地级市成功入选,分别是浙江省绍兴市、安徽省滁州市和四川省资阳市。 丰山村作为下面的试点地区同样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
 
图为丰山村叶朦副书记为团队成员介绍试点改革成果。

我们了解到,原来村里住了有16户人家,占地大约30亩。进行宅基地制度改革后,对原来的民户进行拆迁并给予一定货币补偿,拆迁后统一建成新村,将民户在原地进行安置,新村之外的民户房屋也得到了翻修并描绘了墙画。团队成员围绕新村进行参观,上面印刷着振兴人心的话语;此外我们还去新村下面进行了参观,整个村子都被白墙围绕,村民奶奶的小菜园深入其中。在经过改革后,新村目前仅占地2.6亩,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剩余的宅基地则用于党群服务中心、数字乡村应用平台和产业基地等建设。这些改革措施大大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充分体现了生态宜居。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小队成员从中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从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我们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图为采访时,当地民户们对改革表达了认同并感受到了幸福。

此试点的南北两边,当地利用空余的宅基地发展了两个产业基地,一个是精品蔬菜水果基地。此蔬菜基地与滁州中惠超市进行了合作,蔬菜采摘过后有专车配送到滁州市区,进行售卖蔬果品种众多,有西红柿、西瓜、生菜等。每年预计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为村集体和农户增收150万元。另一个是食用菌基地。到目前为止,当地村民组利用高标准农田已经建设了50个食用菌大棚,占地大约10000平方米,年产值大概60万菌棒。这是产业兴旺的体现。村民平常主要通过蔬果种植和采摘获取收入,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解决农村劳务问题,让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提高农民经济效益。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而蔬菜大棚是丰山村产业兴旺的体现。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小队成员对蔬菜大棚进行参观,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仔细观察,认真听讲,热烈讨论,通过负责人的示范讲解,生动直观的了解了平时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蔬菜秧苗的培育及种植过程,亲身体会到了种植的辛苦与不易,也真切的感受到了农业的魅力。
 图为团队成员在蔬菜大棚进行参观。

社会实践是很难忘的经历,通过实地调研,我们不仅可以收获农耕知识,而且在精神上可以增加自身的社会责任感。青年时期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我们应当珍惜农村这片广阔天地,抢抓施展拳脚的历史机遇,在乡村振兴这个“练兵场”上“强筋健骨”。对于乡村来说,只有更多的有志青年融入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发挥,才能才能更好的实现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的乡村振兴目标。青年立足于当下,以青春的热血和真诚,投身乡村振兴,积极发挥自己的所学所思,定能有效推动乡村的振兴。图为团队成员在党群服务中心合影。

 
作者:付桢桢 来源:赴滁州市丰山村调研实践小分队实践调研所得
实践心得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