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心得

岭南水乡斗门行 “非遗之旅,寻味古早时光”

时间:2024-07-27 关注:
在珠海市斗门镇的阳光照耀下,广东财经大学灯芯前行实践团踏上了“百千万工程”的实地调研之旅。斗门镇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孕育了无数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像星辰一般点亮了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土地,让斗门镇绽放光芒。我们的脚步穿梭在斗门镇的每一个角落,用心感受这份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图一:实践团成员们记录斗门风光
斗门镇,这个被岁月温柔以待的地方,每一寸石板路、每一座古宅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韵味。穿梭在大街小巷,我们仿佛能听到古老的戏曲唱腔在空气中悠扬回荡,那是斗门镇独有的非遗瑰宝——白蕉客家竹板山歌。它们以独特的唱腔 、服饰和表演形式,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在庄重的接霞庄,我们感受到它统一、布局合理的建筑风格,切身体会到了清代岭南地区的建筑特色;在精致的菉猗堂,我们感叹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与包容性,也对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产生了更深的思考;在悠长的斗门旧街,我们亲眼见证了历史与现代的碰撞。斗门旧街不仅保留了传统风貌,还通过修复和活化利用,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现代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在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街角巷尾,隐藏着一个个手艺人的小作坊。像横山鸭扎包,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斗门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们被赋予了生命,成为了斗门镇非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有趣的是,在斗门镇的重大喜庆节日里,我们还会看到一场场热闹非凡的民俗表演。斗门莲洲舞龙、斗门醒狮、斗门莲洲地色等表演精彩绝伦、炉火纯青,人们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共同庆祝这美好的时刻。这些民俗表演不仅展现了斗门人的热情与活力,更让非遗文化在欢声笑语中得到了传承与发扬。
图二:实践团成员们领略的接霞庄风景
我们走访了多个非遗项目,从古老的戏曲表演到精细的手工艺品制作,每一项技艺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斗门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不懈追求。这些非遗项目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斗门人精神世界的缩影,它们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智慧与情感,是斗门镇独特的文化标识。
在与当地居民的深入交流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自豪。他们用最质朴的语言,向我们诉说着这些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那份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让我们深受感动。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斗门镇在现代化进程中,努力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推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尝试,让非遗文化焕发生机。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建立非遗展示中心等方式,斗门镇积极搭建平台,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了解非遗文化。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也为斗门镇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今天,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观察到,尽管斗门镇在努力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一些非遗项目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市场认可,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同时,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弱,也加剧了非遗文化传承的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我们认为,要有效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首先需要加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为非遗项目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保障;其次,需要创新传承方式,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等手段,让非遗文化更加贴近现代生活,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最后,还需要加强非遗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工作,提高公众对于非遗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此次斗门之行,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意义。它不仅仅是一项政策行动,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传承。我们希望通过镜头和语言,将斗门镇的非遗文化之美传递给更多人,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保护。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共同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斗门镇的非遗文化一定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徐嘉怡、梁贤鸶 来源:斗门镇政府、斗门镇村民、互联网信息查询
实践心得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