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不仅是居民生活的聚集地,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缩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区的和谐与文明程度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共建文明社区,不仅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大工程,更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为了促进社区和谐,提升居民素质,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环境,推进社区文明进步,同时为了引导大学生们关注社会需求,加强学生们对文明社区建设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组织社区服务体验团暑期实践队前往矿内社区开展了“筑梦文明社区,共绘和谐画卷”实践工作。2024年6月24日,社区工作体验团赴矿内社区协助社区工作者开展日常工作,帮助社区减少工作压力,参与文明社区的建设当中。
此次赴矿内社区社会实践的工作内容包括协助社区工作者开展禁毒知识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践行文明条例,争做文明市民”宣讲活动以及协助社区工作者参与到养老助老的志愿服务活动中。
6月24日上午九点,社区工作体验团矿内小队成员来到了矿内社区。初入社区,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了实践队员们,待实践队员集结完毕后,社区团委书记孙书记与我们进行了短暂的交谈,明确了本次实践工作的内容以及工作目标,接着邀请实践队员们来到了会议大厅,通过一场简短的会议明确上午的实践内容——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禁毒知识宣传。在会议中,首先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工作人员对实践队员们进行了禁毒知识的培训,帮助成员们掌握基本的禁毒知识,确保实践队员们能够准确的传达信息解答疑惑,接着负责人的安排下,讲实践队员们与社区工作者共同组成禁毒知识宣传小组,每名实践队员有一名工作者带领一同开展宣传工作。确定好实践地点后,志愿者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完成了工作台的搭建工作,在活动现场,实践队员们通过设立禁毒宣传展板,发放禁毒宣传材料,开展趣味禁毒知识竞赛以及实地走访等形式开展了此次活动,向社区居民详细介绍了毒品的种类和危害,以及一些生活中甄别毒品的小方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科学的讲解以及有效的互动使居民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此外,实践队员们在人比较少的时候采用一对一的讲解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们讲述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以及禁毒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向广大群众发放禁毒宣传资料,呼吁大家共同关注禁毒工作,积极举报涉毒违法犯罪行为,为构建和谐、平安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们协助社区开展禁毒知识宣传活动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银飞 摄
6月24日下午三点,实践团队成员们带着提前准备好的宣讲材料来到了矿内社区,在社区二楼办事大厅开展了“践行文明条例,争做文明市民”的宣讲活动。活动现场在负责人的组织下,团队成员邀请了社区居民以及社区工作者共同参加了此次宣讲活动。宣讲会以“文明社区”为主题向参会人员们依次讲解了建设文明社区的重要性,在刘银飞以及刘玉两名实践队员的带领下,居民们共同了解了文明社区的重要性以及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此外,为了增强居民对文明社区的认同,刘银飞还与现场参会人员开展了现场互动,通过现场询问等方式引导居民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共创文明社区出一份力。宣讲结束后,由社区代表孙书记宣读《文明社区倡议书》,号召全体市民积极响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践行文明条例,争做文明市民,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开展宣讲活动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轩球 摄
6月25日上午,实践队员们在负责人的安排下开始了协助社区的养老工作中。在负责人的安排下,队员们被分为整理资料和电联居民两个小组,一组负责整理社区资料包括整合居民近两月的问题反映、登记社区内团员组成情况以及团费交付情况,小组成员根据手中资料将不同信息进行整合,标注出出现的问题,并与负责人核对过后在电脑上进行登记保存;二组主要负责与居民的电联工作,主要包括对反映社区问题的居民进行回访,及时了解社区工作进程、以及根据一组整理出来的资料对社区团员的团费缴纳进行催促工作,在电联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与社区居民进行了亲切友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到居民反映的社区问题,整合民情民意并反映给社区工作者,帮助居民解决问题,建设和谐社区。
图为实践队员对社区居民进行电联回访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晴晴 摄
此次暑期实践不仅加深了居民们对社区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能够激发广大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同时也给社区服务体验团的成员们带来了一次宝贵的体验。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不仅提升了个人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还增强了对社区工作的认识。通过亲身参与社区的工作 ,让实践队员们看到了社区工作者为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所付出的艰辛,深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实践队员们表示将带着此次实践感悟应用于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带着自身的使命和担当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到达实践地点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