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锻金箔传古艺,织金线续匠心

时间:2024-07-25 关注: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院长助理团“传承华夏,非遗留芳”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来到南京金线金箔总厂进行参观体验。为充分了解和更好传承南京金箔锻制工艺和金线制作工艺这两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成员认真观看并亲身体验了两项工艺的详细流程,全面了解金箔、金线的制作工序,深刻体会工艺制作的复杂与艰辛。同时,实践队员分别对相关非遗传承的重要人物进行采访,充分认识这两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情况,感受非遗传承人对非遗文化的热忱、关心与重视,共同寻找非遗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以更好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
金箔被广泛应用于装饰、工艺等领域。金线则是在金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制成,常用于云锦等高档面料的织造中,为织物增添奢华光泽。南京的金箔锻造工艺和金线制造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实践成员来到南京金线金箔总厂,它始建于1955年,不仅是全国最大的金箔生产基地,而且是积极参与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的单位之一。首先,实践成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场内的工作间,观看了金箔锻制工艺和金线制造工艺的流程。与阴云密布的天气不同,厂内的几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热情洋溢,亲自下场,向实践成员展示了金箔锻制和金线制作的具体过程,包括打箔、切箔、揹金、搓金线等。大块的黄金在师傅们的鬼斧神工下,经过一道道复杂的工序,变为许多万分之一毫米的薄片或细长的金线,令实践成员惊叹不已。

图为工厂师傅在“切箔”。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薛舒文 摄
在观看“打箔”的过程中,金箔锻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必生师傅拿起一把打箔用的锤子,让实践成员轮流感受其重量。成员们纷纷表示就连举起都很困难。王师傅解释道,看似轻巧的锤子,实则重达七斤半。这把锤子是他与徒弟们每日与金箔对话的“伙伴”,每一击都承载着对古老技艺的尊重与传承。他透露,一张完美的金箔需要经过“三万六千锤”的精心锤炼,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更是匠人耐心与毅力的见证。
在观看完前几道工序后,实践成员跟随真金线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熊怀娣师傅,走进了真金线制作的工作间。在这里,空气仿佛凝固,一切都在为保持那份静谧与纯净而努力。熊师傅详细介绍了揹金这一关键环节,它要求在无风的环境中进行,以确保轻薄珍贵的金箔不受丝毫损害。在炎炎夏日,为了保证这一苛刻的条件,师傅们即便汗流浃背,也坚决不使用空调或风扇,以防任何细微的气流波动影响到金箔的完美状态。熊师傅透露,一天之内,她和她的团队能完成约42张金片或126张银金的生产任务,如此高的效率背后,是无数次重复与精进的积累。
接着,王必生师傅接受了实践成员的专访。在温馨的交谈中,王师傅缓缓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向实践成员们讲述了他与金箔锻制技艺的不解之缘和点点滴滴。
从年轻时从师学艺到参加国家举办的大型非遗活动,诉说着这位匠人的不易,显示出他对金箔锻造技艺的热爱和坚守。
如今,王师傅已经退休,却依然关心这门非遗技艺的未来传承与发展。他坦言,随着时代的变迁,面临着非遗传承工作工资水平相对较低、工作任务繁重等挑战,愿意学习并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让他对金箔锻制技艺的未来充满了担忧。同时,他也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要传承金箔技艺,年轻人和政府起到重要作用,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制作、推广相关文创产品,使金箔年轻化,政府则要有计划地举办相关大型活动,以宣传推广金箔技艺,让金箔锻制技艺永不褪色、创新传承。

图为实践成员采访王必生师傅。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邵兰洁 摄
夏厂长也接受了实践队员的采访。他同样对非遗的传承现状表达了深切的忧虑。面对这一困境,夏厂长并未退缩,而是带领全厂积极寻求破局之道。他强调,要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生,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社会、学校、网络媒体等多元化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同时,他还提到了“守正创新”的必要性,要在“坚守本来”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他介绍,厂里正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等,来记录保留传统金箔金线的制作工艺,提升金线金箔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实践成员跟随熊师傅体验了金箔锻制中的揹金环节。从刷纸、搭金到接金,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整个过程极不轻松,光是贴纸就要做到一丝不苟。通过亲身实践,实践成员深刻体会到金箔锻制的精妙与严谨,每一道工序都需精准无误,方能成就那薄如蝉翼、熠熠生辉的金箔之美。师傅们厚实而生满老茧的手,流露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及无法比拟的热忱。正是这种工匠精神,搭建起了中国非遗传承的履带。

图为实践成员在体验“揹金”工序中的“贴纸”。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康梓馨 摄
这次实践体验,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实践成员们不仅亲眼见证了金箔与金线从原料到成品神乎其神的蜕变过程,更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技艺背后那份对极致的追求与坚守。通过这次活动,成员们对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有了更高的领悟,对匠人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敬意。团队将怀着对南京金线金箔制造工艺的热爱和敬意,宣传推广这项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让更多人投入到了解、保护、传承非遗的队伍中去。

图为实践成员与夏厂长、非遗传承人的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薛舒文 摄
 
 
作者:秦子琛 来源:社会实践网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