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陶韵匿蕴阳羡城 紫砂尽显人间温

时间:2024-08-10 关注:
中国青年网温州8月7日电(通讯员 吴律舟)8月7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院长学生助理团“传承华夏 非遗留芳”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前往以紫砂陶而闻名的宜兴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向游客讲解展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禾 供图
为探寻“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足迹,实践团队先是前往了宜兴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欣赏了一件又一件承载着历史厚度的紫砂藏品,这些紫砂匠人的技艺结晶静静地躺在展厅之上,它们跨越时空,无言地望着来往的游客,似乎在向他们诉说古人深邃的思考。“紫砂艺术的美感就在于,它是含蓄传统的紫砂陶器与高贵典雅的中国艺术的结合。”穿梭在斑驳陆离的紫砂世界中,一位团队成员发出这样的感概。在结束参观后,实践团队不忘宣传非遗文化的使命,通过自身对紫砂陶文化的了解,帮助工作人员向来往的游客进行讲解,致力于讲好每一把紫砂展品背后的故事,为宣传宜兴紫砂陶非遗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参观完宜兴博物馆后,实践团队又前往了位于宜兴市丁蜀镇的鲍明亚紫砂陶艺体验馆。在这里,团队成员幸运地采访到了紫砂陶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鲍明亚师傅。据鲍师傅所说,紫砂陶制作技艺的传承并非易事,制作过程的枯燥,初学时期的低薄收入,这些困难都是需要传承人需要去克服的。“很多人在起步阶段就已经放弃了。”在接受团队采访的同时,鲍师傅依旧没有停下手中的陶器修形工作。团队成员还询问了鲍师傅对紫砂陶未来发展的看法,鲍师傅表示,她对目前紫砂陶制作技艺的传承仍持乐观态度,宜兴紫砂陶凭借自身的优良品质与响亮口碑,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着较大的市场,并不担心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但有些问题还是存在的。”鲍师傅也有一些忧虑,在她看来,紫砂陶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创新,如何能跟上年轻一代的审美价值,在传统工艺中融合新时代元素,是这一非遗产品如今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她们这些非遗传承人当下最需要去钻研的。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紫砂陶制作流程。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禾 供图

在采访结束后,鲍明亚师傅带着实践团队体验了制作宜兴紫砂陶的整个流程,打泥条、打底片、切口、拍身筒、覆底部、围身筒、修形等近几十道工序颇为不易,稍不留神就会功亏一篑,幸好有鲍师傅在一旁仔细耐心的讲解与指导,团队成员们才顺利完成了那份属于自己的紫砂陶器。手工拉胚考验的不仅是手上的功夫,更在于手工的温度,通过这次艰辛的体验活动,团队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像鲍师傅这样的“紫砂陶制作技艺”传承人的浓厚匠心,她们用心倾听着来自泥土灵魂深处的呼吸,用指尖上那千百年传承的魔法,将平平无奇的紫砂泥化为泥土与火的共舞的结晶。也正是紫砂匠人们对工艺的极致追求,对美的不懈探索,让紫砂陶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陶瓷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紫砂陶终究是要给人用的,大众对我们作品的认可就是我继续传承的动力。”以器为用,是对手艺人最大的尊重。通过本次线下实地走访,团队成员对宜兴紫砂陶这一非遗文化的魅力有了更加直观的体验。紫砂陶之美,非单因其文雅华丽,更在于它在那方寸之间,细微之处,皆承载着的厚重历史与沉淀岁月。此外,团队成员还认识到,身为中国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更是要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的力量,在守正中持创新之魂,在创新时秉守正之基,使非遗文化重新勃发生命力,向世界递出那在千年历史长河中仍历久弥新的文化名片。
作者:吴律舟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院长助理团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