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古技新传承文脉,乡梓共建谱新篇

时间:2024-08-10 关注:
在时代的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文明的天空,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凝聚着民族的智慧与情感。为传承发展非遗文化,助力家乡文化建设与发展,2024年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拾遗薪继·技美异乡”实践团前往烟台绒绣交流馆、潍坊剪纸展示馆等地,仔细聆听传承人讲解非遗艺术品的制作过程,实践团成员将文化精神化为内驱动力,指引新时代青年人承担起文化复兴的时代大任。
初识非遗,心生敬畏
初识非遗,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走进了家乡那座古朴的工坊。那里,老艺人正用一双巧手,在岁月的沉淀中雕琢着传统工艺的精髓。无论是精美的剪纸艺术,还是细腻的陶瓷制作,每一道工序都透露出匠人对美的极致追求和对传统的尊重。那一刻,我被这份纯粹与执着深深打动,心中油然而生一股对非遗技艺的敬畏之情。我开始意识到,这些看似简单的技艺背后,蕴含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财富。
深入实践,体验传承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非遗技艺,实践团成员主动从网上寻找剪纸、绒绣等非遗项目的资料了解。从最基本的材料准备到复杂的技艺操作,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深入了解发现老艺人的每一个动作,却发现即便是最简单的线条勾勒,也需要无数次的练习才能掌握其精髓。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谛。同时,我也感受到了非遗传承的艰难与不易,每一代匠人的坚守与付出,都是为了让这份文化瑰宝得以延续。
文化创新,焕发新生
然而,非遗的传承并非一成不变。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和需求。在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我亲眼见证了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的巧妙结合。比如,将传统剪纸元素融入现代家居装饰,既保留了剪纸的艺术美感,又赋予了其新的生命力;又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3D打印技术,复制并优化传统陶瓷的制作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这项技艺。这些创新实践让我意识到,非遗传承并非固守成规,而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家乡情怀,文化共鸣
参与非遗技艺传承与家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还深刻感受到了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强大凝聚力。每当节假日或文化节庆日,居委会都会组织各种非遗展示和体验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参与。在这些活动中,我看到了人们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与自豪,也感受到了文化共鸣的力量。它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连接着每一个热爱家乡的人的心。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回顾这段经历,我深感非遗技艺传承与家乡文化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中来,共同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与非遗保护相关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传承方式和保护机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总之,非遗技艺传承与家乡文化建设是一项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事业。它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去感受、去传承、去创新。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家乡文化一定会更加繁荣发展,我们的非遗技艺也一定会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作者:庄妍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