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网
网站首页实践活动实践报告实践总结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网 > 实践活动

麦秆画

时间:2024-08-10 关注:
中国青年网连云港8月8日电(通讯员张仕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院长学生助理团“传承华夏,非遗留芳”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前往江苏盐城,聚焦于麦秆画,深入了解麦秆画的文化传承与未来发展。
麦秆画,它和剪纸、布贴一同属于剪贴艺术,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美术品。利用麦秸自然光泽和抢撕成丝的特性,经过:“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一般不着色,小麦麦杆金子般的颜色,在用烙铁烫后,形成深浅不一的色彩过渡,达到单一颜色表现整体色彩的效果,而后则根据需要直接进行剪裁和粘贴制作。在代代手艺人的精心创作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图片包含 游戏机, 镜子, 裙子, 桌子描述已自动生成
麦秆画作品 王妙文 供图

此次实践中,队员们探访了一位从1989年就开始从事麦秆画创作的老艺术家。他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创作出了许多令人赞叹的作品。他的作品以飞天仙女、梅兰竹菊、花鸟鱼虫等为主题,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体现了艺术的魅力。在探访过程中,大师向实践队员展示了麦秆画制作的流程,队员们从中感受到了与文字描述截然不同的作品制作。首先,麦秆需要经过蒸煮处理,以去除杂质,使其变得柔软易塑形。接着,根据作品的需要将其剖开,刮去外层,露出内部的纤维,然后进行烫平,以保持其形状的稳定性。这一过程需要非常细心,以确保每一片麦秆都能完美地贴合在一起,形成所需的形状。最后,按照设计好的图案,剪切麦秆的形状,再将之粘贴在画布上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作。这其中的每一步都需要师傅们对材料的深入了解和对艺术的热爱,才能制作出令人赞叹的作品。
团队成员采访麦秆画传承人 王妙文 供图
在传承人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发现,麦秆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其题材广泛,包括花鸟虫鱼、山水风景、亭台楼阁、人物时尚、古今诗词等。艺术家利用麦秆的光泽和色彩,通过烫染技术赋予其独特的艺术效果。在展示过程中,实践队员见证了麦秆画的独特魅力,也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
可惜的是,麦秆画的制作对于细节要求不可谓不大,由于传承人的时间安排问题,实践队员无法目睹一幅完整的作品诞生,但即使只是半成品也足以令人惊叹。麦秆画这一古老而独特的民间艺术,被称为“中华一绝”,不只是适用于客厅、卧室等房间装饰,还成为了富有特色的文化礼品,其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之在人际交往中传递着独特的情感和祝福。在之后的时间里,传承人还向实践队员们展示了许多自己制作麦秆画的一些细节处理,算是弥补实践队员未能目睹一副完整作品诞生的遗憾。

麦秆画作品 王妙文 供图
这些麦秆画作品,如同一幅幅幅精美的画卷,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艺术的魅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独特的麦秆画形式,将传统与现代完美地结合,创作出了一幅幅既传统又现代的佳作。这些作品,如同一座桥梁,连接了过去与现在,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非遗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精神的寄托和力量。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传统手工艺,正是我们文化基因和精神支柱的体现。这不光是麦秆画的作用与价值,更是诸多具有中华文化元素的非遗手艺所肩负的使命。在未来的日子里,实践队员们将继续参与非遗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和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信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携手共进,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作者:张仕杰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院长助理团
实践活动推荐
回顶部社会实践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