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
时间:2023-08-25 关注:131
实践背景:201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得到有效普及,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持续改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增信机制显著改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和小康社会建设基础上,如何推动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但从现实来看,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都出现了较为快速的增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已成为影响我国共同富裕建设的重要痛点。显然,在此背景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尤其是从金融业务类型、市场化水平、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三方面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发展异质性的影响,对于我国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建设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活动地点: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马家庵村、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
实践过程:7月20日,进行团队会议,根据成员所长商议具体任务分配。
7月21-7月25日,为了更多的了解数字金融对人民的普惠方式和落实程度,成员设计了电子问卷,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检验,获得298份有效问卷,这为后期调研工作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
7月26日-8月2日,团队对调研问卷进行更新完善,并打印出纸质问卷为后期实地调研做准备。同时团队开启二次线上会议商议实地调查方式,最终决定团队内三位成员一同前往乡村金融机构对乡村金融业务类型、市场化水平、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进行系统调查,其余同学深入民携带纸质调查问卷对民户进行拜访。
8月3日到8月5日,团队成员根据实地调研安排分别展开问卷调查。通过对乡村金融机构的拜访并有幸与灵璧县邮政储蓄银行行长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速度十分的迅速,金融业务的水平也不断扩展。其中为方便农村农户业务办理,邮储银行开展下乡入户为农户办理贷款等业务。且数字金融发展以来各类业务办理速度飞升,对有各类需求的农户有很大的帮助。入户为民办理贷款业务,当场输入农户信息,很快就可以查询可贷款金额,并进行业务办理,很大程度上方便农户生活。还有智慧支付、智慧食堂等业务的不断普及,及时地为农户提供理财、应急贷款、农业保险、教育基金等金融服务,都能够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深入农户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数字金融发展以来对农户的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从农户的角度来看目前有很多农户需要教育基金、农业保险等服务,还有部分农户通过自营牧畜渔林行业,需要应急贷款作为资金来源。教育基金保障农户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提高学历水平,从更长远看来有利于乡村振兴发展;农业保险保障农民农作物收成受影响后能获得一定帮助;贷款业务帮助更多农户建立乡村产业,通过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实践总结:实现乡村振兴是全体人民的共同目标,是一个艰苦且长久的道路,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们了解到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推手,在推动居民创业就业,扩大农村居民收入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数字普惠金融由于其低成本、覆盖广和速度快的特点,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助推效应,成为乡村振兴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对于落后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落实还需找出更适合且有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
作者:王灿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欣欣乡荣队